元朝|元朝皇族究竟汉化了没有?皇帝汉语水平怎样?元朝的汉化往事( 二 )


元朝|元朝皇族究竟汉化了没有?皇帝汉语水平怎样?元朝的汉化往事
文章图片

元朝和蒙古帝国已有质的不同
不过桃花石杂谈在之前很多文章里提到过 , 任何一个族群 , 包括被公认在中国历史上汉化最彻底的鲜卑人以及后来清朝的满族 , 其汉化也都经历了差不多一百年的过程 。所以忽必烈虽然有汉化的愿望 , 但在当时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元朝皇族想一下子完成汉化 , 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在清朝人编撰的《御选元诗》里 , 虽然有一首诗署名是忽必烈所做 , 但现代研究普遍认为那首诗其实还是元廷的某位御用文人所作 , 只是放在了忽必烈的名下而已 , 忽必烈本人其实可能并不认识汉字 。有记载表明 , 忽必烈曾经对被自己收为女婿的高丽国王说过“朕不识字粗人 , 尔识字精细人”这样的话 。
不过忽必烈会说汉语口语应该还是疑问不大的 。因为很多史料虽然显示当时元廷有专职的怯里马赤 , 也就是御用翻译群体 , 但很有可能这些人主要是为不懂汉语的蒙古和色目大臣服务的 。因为当时曾有记载说虽然忽必烈在进行“御前奏闻”(元朝上朝)时会让怯里马赤进行翻译 , 但他居然很多时候能发现这些翻译翻的不对的地方 , 然后会直接纠正 , 用正确的话再翻译一遍 。
元朝|元朝皇族究竟汉化了没有?皇帝汉语水平怎样?元朝的汉化往事
文章图片

元朝画家刘贯道所画的《元世祖出猎图》
另外 , 当时在元朝的朝廷上 , 其实不光有蒙汉大臣 , 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亚、西亚乃至东欧的色目臣子存在 , 而这些人有些是既不懂蒙语 , 也不懂汉语的 , 所以元朝朝廷的怯里马赤群体里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各种色目语翻译 。比如有记载显示 , 当时忽必烈的翻译里就有一个名叫爱薛的叙利亚基督教徒 。而在元朝前期 , 因为语言不通的蒙古和色目大臣大量存在 , 所以元廷的翻译队伍也非常庞大 , 根据一些学者统计可能有200到300人之多 。
元朝中后期汉化的深入
所以元朝皇族的汉化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 在元朝前期 , 还是有大量蒙古贵族是不会汉语的 。比如我们刚才提到忽必烈的长子真金汉化程度很高 , 从小学写汉字 , 但真金的长子甘麻剌却似乎并不认识汉字 , 因为有记载显示他在蒙古地区作战时 , 曾经让人给自己翻译汉文经典《资治通鉴》阅读 。
元朝|元朝皇族究竟汉化了没有?皇帝汉语水平怎样?元朝的汉化往事
文章图片

恢复科举的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所以在忽必烈身后 , 有个别元朝皇帝汉语水平还不如忽必烈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在忽必烈去世仅仅18年之后继承皇位的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却已经毫无疑问会写汉字了 。我们之所以说的这么肯定是因为史料记载 , 他在位期间曾经亲自书写过任命汉臣郭贯为礼部尚书的汉文诏书 , 而且他还能阅读汉文经典《贞观政要》 , 读了之后感觉非常好 , 所以下令将其翻译为蒙古文 , 让当时还不会汉文的一些蒙古人和色目人阅读 。当然 , 元仁宗会写汉字也是一点也不奇怪了 , 因为他十几岁就师从著名儒士李孟 , 而且后来赵孟頫(fǔ)和张养浩等文化名人还都和他有很多交结 。而深受汉地儒家文化熏陶的元仁宗在位时也正式在元朝恢复了科举制度 。
而也是在此期间 , 整个元廷乃至中原地区的蒙古人和色目人的汉化程度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以至于在元仁宗的儿子元英宗在位期间 , 有位汉人官员许有壬竟然提议将元朝监察体系里的翻译全部裁撤 , 原因是“然而今各道监司大率多通汉人言语 , 其不通者虽时有之 , 而二十二道之中盖屈指而已” , 也就是说当时元朝各道的监司基本都会汉语了 , 只有个别人不会 , 所以绝大多数翻译整天无所事事 , 成了白吃饭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