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甲骨文出土,揭开姬与姜二字初始本意,黄帝历史或被改写( 二 )


甲骨文|甲骨文出土,揭开姬与姜二字初始本意,黄帝历史或被改写
文章图片

通过甲骨文中的“姬”与“姜”字可知,黄帝或炎帝应该不是因水得姓,应该反过来说才对,就是姬水、姜水因人而得名 。至于其具体演变过程,如今已经无法得知了 。
但由于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因此“姬”与“姜”也都可能始于商朝之前,或者商朝之前完全是另一种写法,甚至其文字含义都大相径庭,因此透过甲骨文中的“姬”与“姜”字,可以质疑黄帝历史,但却不能简单的否定黄帝历史 。
不过,种种考古发现却又表明,黄帝历史距今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长,而是后人将他拔高了,学者沈长云在《再说黄帝与石峁古城》中指出,黄帝是距今4000余年的石峁古城主人时,有一番精彩论述,也变相的解释了甲骨文中为何没有黄帝的记载:
黄帝之作为华夏族的共同祖先,乃是华夏民族形成以后体现在华夏共同文化上的民族心理素质的表现,而我国华夏民族的形成乃是周朝建立以后,经过周人与夏商旧族及各蛮夷戎狄的长期融合而成为一体后才出现的事情 。至于华夏族何以奉黄帝为共同祖先,并把他置于诸位祖先之首,则是周人属于黄帝部族直系后裔的缘故 。
因此,黄帝、炎帝的时代,未必比尧舜禹时代更早,只是黄帝、炎帝是周人祖先的缘故,在周朝建立之后就将他们排在前面,从而慢慢的成为了天下共祖 。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如今黄帝或炎帝已不再是历史上的某个人,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符号,黄帝是不是五帝之首,是不是石峁古城的主人,或者只是商朝时期西部某一部落的酋长,如今意义不大 。
参考资料:《甲文编》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