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

今年夏天可能是近些年最凉爽的夏天了,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还没怎么感受夏天的威力,夏天就已经快要过去了 。从今天开始,就已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了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也是秋天的第一个气节,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所以立秋也就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气温也会变得更加宜人 。
乾隆|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
文章图片

其实,虽然乾隆皇帝连发数道圣旨 ,命令各地官府做好防暑工作,但是在古代那样的条件下,实在是很难预防高温天气带来的损害 。哪怕是当时的京城,在乾隆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京城以及京郊从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期间,仍然热死了一万一千多人 。那么,当时京城的气温究竟有多高呢?史学家和气象专家都曾经做过研究 。
史书上对乾隆八年酷暑的记载有很多,而且记载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就一个字:热 。很多文献中都出现了“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热毙者更甚”这样的记载 。虽然古人在记事方面向来比较夸张,但是根据史学家和气象专家的研究来看,关于清朝八年酷暑的记载确实没有夸张成分 。
乾隆|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
文章图片

气象学家通过史料分析认为,乾隆八年六月中旬的最高气温达到了44℃,平均温度也超过了40℃ 。一般来说,超过34℃的天气就十分炎热了,44℃已经属于超越历史极限了 。在古代历史上,有记载的温度来看,最热的就属于乾隆八年这一天了 。如果乾隆八年夏天的温度没有44℃的话,史书上也就不会有“土石皆焦,桅顶流金”的记载了 。
因为天气实在太热,逼得乾隆皇帝也快要忍不住下罪己诏了 。不过,幸运的是,气温在六月下旬之后就没有继续升高了,反而逐渐下降,很快就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人们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乾隆皇帝看到天气不热了,也就没有下罪己诏了 。
乾隆|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
文章图片

【乾隆|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仅京城就热死一万多人】乾隆八年夏天这么热的天,热死了那么多人乾隆都没有下罪己诏 。可是当乾隆皇帝退位当太上皇的第二年,乾清宫失火,将许多他心爱的文物古董烧毁,连藏在交泰殿的“天子御宝”也烧了 。这个时候已经八十好几岁的乾隆皇帝慌了,马上就下了一条罪己诏 。由此看来,在乾隆眼中还是他那些文玩宝贝更珍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