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扶苏手握重兵,却甘愿自杀,你若觉不合理,是没看懂李斯这个动作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 。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
根据史记的记载,赵高、李斯在明确要扶持胡亥登基之后,为防止再生变故,假借始皇帝之名,以扶苏“为人子不孝”、将军蒙恬“为人臣不忠”为由,赐二者自杀 。
面对突如其来的“催命”,扶苏没有反抗的意思,只是“泣,入内舍”,躲进自己私领空间哭起来 。不过在外征战多年,同时常年位居朝堂高官的蒙恬产生了疑惑,他的认知中,不认为秦始皇会杀自己和扶苏 。
文章图片
为此蒙恬特意走到扶苏面前进行了剥茧抽丝般的局势分析 。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 。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後死,未暮也 。
在蒙恬的眼中,秦始皇这么谨慎的人,甘愿把北边30万秦国百战精锐拿给扶苏监军,就是对扶苏实打实的信任,要知道在政治斗争中,不管局势再如何瞬息万变,军队这个拳头握得越死,往往就是胜利在握 。
所以自称秦始皇使节的人一来就扣帽子,让扶苏自杀根本不符合情理,因而扶苏有必要核实一下 。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 。
不过扶苏没有听进去,毅然选择赴死,以自己死,鸣自己对父亲的忠诚 。
面对扶苏的这个选择和造成的结局,很多历史爱好者产生了大大的问号?扶苏有监军数十万大军的权力,同时在场的领军将军明确暗示效忠他,怎么可能就仅仅只是一封诏书,就能让他自杀了,不合理情理,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扶苏|扶苏手握重兵,却甘愿自杀,你若觉不合理,是没看懂李斯这个动作】不合理?是因为把角度局限了,在探寻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是把重点放在了赐死赵高的诏书和这个行为本身上,殊不知环境才是影响一个人判断的关键 。
文章图片
扶苏他选择死是必然,在君父价值观的古中国时代,他要留美名,绝无它法 。而造成扶苏有这样选择的,不是诏书本身,而是赵高、李斯耍的一个小动作 。
《秦始皇本纪》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 。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 。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 。
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不但没有及时对外公布,甚至还特意营造出了“百官奏事如故”的场景 。
因而从赵高、李斯努力掩盖可知,扶苏在拿到要他死的旨意时,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死了,对旨意的判断也是停留在立太子这件事上,而不是遗言 。
如此一来,在扶苏眼里,父亲要杀他是合情合理,且他必死的理由,跟他手中那30万大军密切相关 。假如胡亥被立为太子,那么对他威胁最大的就莫过于扶苏和他手中的军权,
一旦秦始皇去世,理论上若扶苏若不服胡亥登基,那么分分钟种大秦帝国就会陷入内斗 。所以秦始皇在决定胡亥为太子后,一定会趁着自己还活着,可以掌控局势、一言九鼎之时把扶苏铲除,毕竟作为皇帝的嬴政,他的江山永固高于一切,亲情往往很脆弱 。
文章图片
人走茶凉,让扶苏自杀的旨意必需要在秦始皇还活着时才有效果,否则扶苏就算不认也不会有道德上瑕疵,毕竟一张纸上的字,往往想怎么写都可以哦!公信力是信则好,不信则废纸 。
推荐阅读
- 趋势报告|2022年,消费品牌如何把握新的商业脉络?
- f快速掌握Meta 技术和全漏斗策略,兼顾品牌和效果
- 上市|国家网信办等十三部门:掌握逾百万用户信息平台国外上市须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 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握手言欢,为什么一直斗法的两大巨头突然拥抱对方
- 安全|掌握超百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须经网络安全审查
- 运营者|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须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十三部门修订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掌握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进行网安审查
- 审查|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须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 一票否决权|阿里提交年报,马云却不在股东名单,但仍掌握整个“阿里帝国”
- 画布|设计总监教你如何使用机会画布,掌握设计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