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徐福带3000童男童女去哪了,日本人是其后裔?基因检测说话

在华夏文明的文化传承中,人们总觉得,有不少内容,日本和中国是相通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日本的文字 。毕竟,对比日本文字与中国汉字,有部分从字体结构来看,可以说长得完全属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不过,它在含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确切来说,日语文字是由中国“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并混合使用 。
于是,人们不禁会想,在遥远的古代,日本和中国究竟有着怎样深刻的历史渊源?因此,很多人将这种可能性推到了徐福身上 。
徐福|徐福带3000童男童女去哪了,日本人是其后裔?基因检测说话
文章图片

徐福东渡至日本
也就是说,实际“亶洲”指的正是古时候提到的“倭国” 。而且《三国志》还在“魏书·倭人传”中专门对“倭国”的具体地理位置作了说明:
“计其
道里
,当在会稽、东冶之东”
这句话,道出了古时候中国人认为倭国的位置就在我国古代海外的东南方向,此时,“亶洲”已与“倭国”在地理位置上不谋而合 。
这基本上也可以说明,徐福确实是带着3000童男童女东渡去了日本 。
(2)《后汉书》说法:
《后汉书》“东夷传?倭”中提到徐福的去向,其实是和《三国志》的观点保持一致的,其中也提到了“澶洲”:
“会稽海外有东鯷人,分為二十餘国 。又有夷洲及
澶洲
。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
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家 。
既然,《三国志》与《后汉书》里都说了,徐福带着3000童男童女去了古之“亶洲”,而且,这个地方皆指向今天的日本,那么,这更增加了徐福去向日本说法的可能性 。
徐福|徐福带3000童男童女去哪了,日本人是其后裔?基因检测说话
文章图片

东夷古国
3、《义楚六帖》:首次明确提出徐福去了日本!
徐福东渡之事,在后周显德元年(954年),由齐州开元寺高僧义楚,博采诸多经论,以及儒道诸书所撰成的佛学辞典《义楚六帖》(又称《释氏六帖》)中,首次明确提出徐福最终到达的地方是日本!并说徐福到达后,将日本的“富士山”称为秦始皇曾将要找的“蓬莱” 。而且还说,今日在日本的秦氏为其后人 。
徐福|徐福带3000童男童女去哪了,日本人是其后裔?基因检测说话
文章图片

《释氏六帖》即 《义楚六帖》
关于这部分记述,具体内容记载在《义楚六帖》卷二十一“国城州市部”的“城廓·日本”中:
日本国亦名倭国
,在东海中 。
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
,今人物一如长安 。……又东北干余里,
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
……徐福至此,谓蓬莱,
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段记述并非义楚亲历,而是因为他有一位来自日本的朋友叫宽辅(法号,弘顺大师,927年到达中国),生活在日本醍醐天皇时代 。因此,不少人认为,关于徐福在日本的这段可以称作“历史”的部分,应该是这位叫做宽辅的人给义楚讲述的 。于是,这段记载还是值得商榷和有待进一步考证,虽然可以作为徐福可能的去向之地作为参考,但还是不能绝对诠释疑惑 。
4、欧阳修著《日本刀歌》:徐福带去秦“焚书坑儒”前部分典籍
在欧阳修所著《日本刀歌》中明确指出,徐福的去向正是日本,并且认为,徐福去日本还携带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因此使得在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之前的大量典籍得以在日本保留 。该内容原文如下: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