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为何是中国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清朝对中国的贡献,不仅是疆域

台湾著名的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将西汉前期(从文景之治到武帝前期)、唐朝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和清朝前期(康乾盛世)称为中国的三大“黄金时代” 。这三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柏杨为什么认为清朝前期是中国的三大“黄金时代”之一呢?我们来看看清朝前期达成的一系列成就 。
一,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的基础
明清时期,也是国际法和国家主权形成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西方国家正在全世界疯狂地进行“跑马圈地”,如果这个时代没有抢占先机,那么未来就不会有更多的主权疆域 。清朝之前,元朝有广阔的疆域,是中国历代之最,但是元朝早已崩溃,曾经管辖过的土地也已经分裂而出 。明朝占据着农耕地区,蒙古占据着大漠南北,青藏高原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当地政权,东北有女真各部,西北有东察合台汗国 。如果只是以明朝的疆域进入近代,那么中国的疆域将不到400万平方公里 。
清朝|清朝为何是中国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清朝对中国的贡献,不仅是疆域
文章图片

康熙亲政后,加大力度推行了清初经济政策,并且宣布永久废除新增加人口的丁税 。当时,清朝国库银两达到了3000多万两,强大的财政实力是废除人丁税的经济保障 。由于赋税的大规模减少,耕地面积的扩大,以及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的迅速推广,使得清朝前期的人口得以迅速增加 。多尔衮入关之初,全国户籍人口只有2000万人口,到1840年已经达到了4亿人口,超过了当时印度的人口规模,成为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也正是由于这个人口数据,使得西方列强和日本都无法征服中国,也给中国的工业化迅速进行提供了巨大劳动力和市场 。
清朝|清朝为何是中国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清朝对中国的贡献,不仅是疆域
文章图片

在工商业方面,清朝作为一个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必然不会多么重视,但是也没有明朝那么明显的重农抑商 。康熙时期,颁布了一系列涂通商、恤商和利商的政策,废除了一些苛捐杂税 。清朝时期的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康熙时期出现了7个商业市镇,而明朝只有4个 。由于民族统一,内地和蒙古的商品流通已经不是明朝那种严格限制的国内外贸易了,而是“蒙古诸色人等,出入贸易,如一家人,故其民安业,日以繁庶” 。康熙还废除了明朝一系列对手工业者的限制政策,如明朝禁止私人开矿,而康熙则鼓励民间开采 。
清朝|清朝为何是中国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清朝对中国的贡献,不仅是疆域
文章图片

康熙南巡图
清朝入关到1655年之间,民间对外贸易正常进行 。由于明朝瓦解,实际上海禁也瓦解了 。从1655年到1684年,实行了29年的海禁 。清朝统一台湾后,海禁解除 。康熙在1685年设立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海关,管理对外贸易,从此海关制度取代了市舶司制度 。清朝规定的进口税比明朝略低,出口税也只只是略高于国内商税的“三十税一” 。清朝官员不直接管理贸易,而是建立行商制度,简介管理 。康熙时期全国设立20多行,广东就有“十三行” 。
清朝|清朝为何是中国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清朝对中国的贡献,不仅是疆域
文章图片

广州十三行
康熙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康熙后期,每一年都有几十艘西方船只来和中国进行贸易,史称“西洋来市,东洋往市,南洋互市” 。康熙早期,每年出海到南洋的船只达到了1000多艘,但是回来的只有一半左右 。为此,康熙和雍正颁布了禁令,限制国内商人出海,但是并不限制外国来华贸易 。乾隆时期,废除了大部分的海关,只允许在广州进行对外贸易 。作为对比,明朝实行了200年的海禁,民间贸易几乎被禁止,直到1567年才允许在月港实行一口通商,如此看来,乾隆的“闭关锁国”和明朝的“隆庆开关”是一样的 。因此,清史专家李治亭中如此评价:“故不能因这39年海禁而将清初的整体外贸政策概括为闭关锁国政策,更不能以此将整个清朝的外贸政策概括为闭关锁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