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司马懿临死前提拔一将,屠尽诸葛亮后人

【司马懿|司马懿临死前提拔一将,屠尽诸葛亮后人】诸葛亮与司马懿
单从军事上讲,诸葛亮始终没能彻底击败司马懿,自己却病逝于五丈原,而司马懿却笑到了最后 。
如果从宏观上看,诸葛亮去世时所委任的那些继任者,并没能使蜀国兴盛,而司马懿在临死之前提拔的大将邓艾,不但逼降了蜀主刘禅,击败了诸葛亮的传人姜维,更是将蜀国的官二代、官三代斩尽杀绝 。所以,无论是在军事和政治上,司马懿堪称是完胜诸葛亮 。
司马懿|司马懿临死前提拔一将,屠尽诸葛亮后人
文章图片

公元263年八月,曹魏“征四方之兵十八万”,分三路大军伐蜀:
第一路:镇西将军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取道汉中,直逼阳安关(今阳平关) 。第二路:征西将军邓艾率部3万余人,由狄道进军甘松、沓中,以牵制蜀汉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的主力 。第三路: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余人,进攻武都,以断姜维的后路 。征西将军邓艾在沓中击败了姜维的蜀汉主力大军,姜维被迫与廖化、张翼等合兵退守剑阁天险 。
司马懿|司马懿临死前提拔一将,屠尽诸葛亮后人
文章图片

此时邓艾已进兵至阴平,他本欲与诸葛绪合兵南下,不想诸葛绪却畏敌不从,率军与主力钟会合兵一处 。
剑阁天险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姜维凭险据守,钟会久攻剑阁不下,已是无计可施,加之军粮不继,钟会便准备上书退兵 。而邓艾则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之机,率军自阴平向南进攻,邓艾率军攀登高山峡谷,穿越数百里渺无人烟的险境,神兵天降的出现在蜀中腹地江油城下 。随后邓艾迫降江油守将马邈,他战绵竹、取雒城、围成都,直至蜀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
司马懿|司马懿临死前提拔一将,屠尽诸葛亮后人
文章图片

智取江油
据《三国志·邓艾传》中的记载: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 。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 。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从上面的记载中可以得知,当时邓艾亲率大军,在“山高谷深,至为艰险”的情况下,翻越700里山路,偷渡阴平,兵入险地,可谓是九死一生,最终一战成功(不知道此时,有没有人会想起魏延魏文长),因此,邓艾为攻破蜀汉的第一功臣 。
司马懿|司马懿临死前提拔一将,屠尽诸葛亮后人
文章图片

诸葛瞻
其实邓艾的不只是击败姜维、逼降刘禅,他还杀光了蜀国的那些官二代、官三代 。
虽然蜀国这些名将后人已经没有了其祖辈、父辈的烈烈雄风,但却继承了其先人的铮铮铁骨,他们是支撑蜀国的中坚力量,也正是邓艾将他们都斩尽杀绝了,无所依仗的刘禅才会向邓艾投降 。
诸葛瞻: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在与邓艾的决战时阵亡于绵竹 。
诸葛尚:诸葛亮之孙、诸葛瞻长子,诸葛尚博览兵书且精通武艺,后与其父战死于绵竹 。
张遵:蜀汉名将张飞之孙、张苞之子,官至蜀尚书,后与邓艾军力战而死 。
赵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之子,官拜牙门将,赵广在随姜维抵挡邓艾时,为掩护姜维而战死沓中 。
黄崇:蜀汉名臣黄权之子,官拜蜀汉尚书郎,在跟随诸葛瞻抗击邓艾大军时,战死于邓艾军中 。
傅佥:蜀汉名将傅彤之子,蜀汉后期大将,魏国攻伐蜀汉时,傅佥兵败战死于阳安关 。
李球:蜀汉名将李恢的侄儿,官拜蜀汉羽林右部督,他在绵竹之战中,阵亡于邓艾军中 。
司马懿|司马懿临死前提拔一将,屠尽诸葛亮后人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