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古史怪象,皇帝在位时间越长越昏庸,太子在储位越长越难继位( 二 )
说完皇帝,再来说说继承皇位的储君为什么在位时间越长越危险 。
因为储君的特殊性,一方面储君是皇帝的继承人,皇帝对其自然是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储君更是皇帝的潜在威胁,甚至是最大的威胁 。
文章图片
储君是下一任皇帝,所以向储君靠拢的大臣和势力会越来越多,很容易形成第二个权力中心,在储君之位上时间短还好说,如果时间长了,太子的势力越大,那么就离危险就越近,毕竟“天无二日,土无二主”,皇帝身为最高统治者,掌握了最高权力,自然害怕被推下皇位,而太子也是皇帝要防范的存在,尤其是太子权力很大之时,而且有时候支持太子的势力做出一些太子所不能控制的事情,往往会将太子推到皇帝对立面 。
像我们普通人家,有了孩子,小的时候是怎么样都觉得可爱,长大了时间长了,往往就没有小时候那种喜欢了,等到孩子大了,尤其是如果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有互相不顺眼的时候 。
而在帝王家,父子二人因为在一起时间长了互相看不顺眼肯定有这种情况,更何况掺杂了最高权力,更是变得复杂至极 。
像元世祖忽必烈的嫡长子真金太子,一直被忽必烈当成继承人培养,先是封燕王,等到忽必烈战胜弟弟阿里不哥,彻底获得蒙古的统治权后没多久,就封其为皇太子,真金太子有了参政权,又深受汉文化影响,时间长了,跟父亲忽必烈也不是相处的多融洽 。
文章图片
到了至元二十二年春,更要命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名南台御史上疏请年事已高的忽必烈禅位于皇太子,并请南必皇后(忽必烈第二任皇后)勿再干政,由此引发了禅位风波,忽必烈是勃然大怒,虽然最终没有迁怒于真金太子,但真金太子是忧惧成疾,于同年十二月病逝 。
像真金太子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自己在储位时间长了,加上与父亲治国理念不同,本来就相处不融洽,又有支持他的大臣(也有可能是故意捧杀)建议年事已高的皇帝禅位,直接将真金太子给推到父亲忽必烈对立面,结果是导致了优惧的真金太子英年早逝 。
还有前文中提到的汉武帝之太子刘据,汉武帝之所以逼死儿子,固然有着轻信小人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太子刘据在储君之位31年,权势很大,连汉武帝都感到了威胁,父子之间不信任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小人一挑拨,最终事态是朝着严重的方向发展 。
还有两个典型的例子 。明朝的懿文太子朱标和清朝的废太子胤礽,都是在位时间长并且没有登上帝位的储君 。
文章图片
朱标是在储君之位25年以后英年早逝,虽说是因病而英年早逝,但是也与朱标长期在压抑环境下有一定关系,因为朱标这个人性格仁慈宽厚,而明太祖朱元璋则是重典治国,再说直白点就是心狠手辣,所以二人的治国理念是截然不同的是冲突的,虽然朱元璋无比信任儿子朱标,但是二人也经常发生争执,朱标也看不惯父亲清洗功臣的行为,时间长了,自然难免有压抑之感 。
朱标这种情况其实也可以代表一小部分储君,便是长时间下来,皇帝的所作所为对于储君来说也是一种心理负担,长时间的战战兢兢,对于储君来说真不是好事,甚至时间长了,都熬不过皇帝就先走了,懿文太子朱标和真金太子二人之所以英年早逝,不能说都是这种原因,但多多少少都有这种因素在其中 。
这也说明为什么太子在储君之位时间越长越难继位呢,因为很多太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还有身体素质也不好,因此时间长了,因为长时间继位不了还有与父亲治国理念不同等等,心中甚是忧郁,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自己反而熬不过父亲,就先一步走了,没有登上皇位 。
推荐阅读
- 牛角梳|义采宝:多头插座、便携行李箱,本周的义乌热销产品是这些...
- 李俊|13年前,搞出破坏力超强病毒“熊猫烧香”的李俊,现如今他怎样
- 下架|李佳琦被浙江省消保委点名!
- 李佳琦|李佳琦所属公司美腕被罚 直播带货需继续规范
- 直播间|字节跳动投了“李未可”,虚拟人会成为主流吗?
- 李俊|抖音快手现象级刷屏,「男人的爱好」撑起一个金矿
- 企业家|又一“暴利”行业诞生,马云斥资700亿入局,雷军李嘉诚紧随其后
- 小心!“李鬼”盯上“边角料”食品|丝路话语| 拼多多
- 电动汽车|李斌:一不小心又被上了热搜,以后说话要滴水不漏
- 交付|李斌:苹果造车对用户和产业都是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