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斩“皇子”,弹国丈,唾皇帝,包拯为何称包青天?死后获8字赞评

提起“包青天”包拯,可谓童孺皆知,包拯的名字显然已经成为了清官的代名词,被世人传颂着 。
包拯|斩“皇子”,弹国丈,唾皇帝,包拯为何称包青天?死后获8字赞评
文章图片

当时的开封府尹钱明逸随即下令逮捕一老一少的冷清及全大道,并且对这两个人开始了审理 。
因为当时的宋仁宗是没有儿子的,所以开封府尹钱明逸审理这个案子也十分小心,生怕出错 。在刚开始升堂时,自称皇子的冷清非但没有下跪,还对这个开封府尹进行恐吓,呵斥钱明逸为何不对自己下跪拜之礼 。
包拯|斩“皇子”,弹国丈,唾皇帝,包拯为何称包青天?死后获8字赞评
文章图片

此后的审理过程当然是一波三折,开封府尹问及冷清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自己是皇子时,冷清拿出一块龙凤绣的肚兜,说这块肚兜就是自己母亲做宫女时受到临幸收到皇帝赠送的证物 。
开封府尹也不敢怠慢,只好将这个肚兜递送皇帝,请求皇帝圣裁 。当时的宋仁宗收到这个肚兜后,也大吃一惊,毕竟自己没有儿子,突然天上掉下一个这么大的儿子,对他来说确实是件好事,所以下令钱明逸一定要严加审讯,查出真相 。
包拯|斩“皇子”,弹国丈,唾皇帝,包拯为何称包青天?死后获8字赞评
文章图片

钱明逸知道仅凭一个肚兜是无法追查出更多真相的,可是又不敢得罪这个“皇子”,因此,案子陷入僵局 。
宋仁宗于是决定换人来审这个案子,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包拯的身上 。
包拯接案后,能够很快便梳理出了案件的要点,然后自己逐一去排查证实 。在摸排过程中,包拯逐渐掌握了案件的真相 。原来冷清的母亲年轻的时候确实在宫里待过,并且也确实得到过皇帝的临幸,只是这个冷清并不是皇家血脉 。因为当时皇宫发生过一场火灾,皇帝为求上苍原谅,同意放一批宫女出宫,这其中就包括冷清的母亲 。
包拯|斩“皇子”,弹国丈,唾皇帝,包拯为何称包青天?死后获8字赞评
文章图片

冷清的母亲出宫后,很快嫁给了一个叫做冷绪的人,并且在生育冷清前,他的母亲还生过一个女儿,也就是说即使和皇帝有关系,也应该是这个女孩,而不应该是冷清 。除此之外,包拯还亲自入宫去调查皇帝的起居记录,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冷清不是“皇子” 。
而制造这场骗局的幕后推手就是那个和尚全大道,原来全大道就是一名罪犯,本名叫做高继安 。曾经被发配到湖南做苦力,后来花钱买通劳役,来到了开封,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和尚,整天招摇撞骗 。在遇到冷清后,得知其母亲原来是一个宫女,于是策划了一场惊天大骗局 。
包拯|斩“皇子”,弹国丈,唾皇帝,包拯为何称包青天?死后获8字赞评
文章图片

案子告破后,包拯连夜上书皇帝,要求斩杀冒充皇子的冷清以及幕后黑手全大道 。最终宋仁宗同意判决冷清及全大道斩首示众 。
正史虽然只记载他只断过三大案,但他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深受仁宗皇帝的宠爱,更因为明察秋毫,破案无数,被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
除了断案,耿直的包拯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措施就要支持,只要是不利于国家的措施就要反对 。因此,他的官越做越大,但他的抨击之言也越说越多 。他的一生都在弹劾其他官员,据后人统计,因他弹劾而丢官罢职的官员多达三十余人 。这三十个人很多都是炙手可热的高级官员,其中,甚至包括了宋仁宗的国丈 。
宋仁宗最宠爱的妃子是张贵妃,为了讨她的欢心,将她的伯父张尧佐连升四级 。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包拯忍无可忍,马上上书弹劾 。宋仁宗这一次非但无视了包拯的上书,而且还将张尧佐再次升官 。
包拯|斩“皇子”,弹国丈,唾皇帝,包拯为何称包青天?死后获8字赞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