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去哪都背着书包的二战日军,包里到底装了什么?拼刺刀都背着不放

在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各国士兵里 , 日本士兵的外形绝对是最有特点的 。
日本兵的军帽就比较特别 , 上窄下宽 , 像个“僧帽” , 而且两边垂着两扇布面 , 老百姓俗称“猪耳朵” 。日军还有两个特征 , 那就是“书包”和“眼镜” 。在二战的影像资料中 , 我们能发现日本士兵无论行军 , 休息 , 还是战斗 , 甚至拼刺刀的时候 , 背上都背着一个亮亮的“小书包” 。而且日本兵里很多人都戴圆框眼镜 , 留着小胡子 , 看着“文质彬彬” 。
日军|去哪都背着书包的二战日军,包里到底装了什么?拼刺刀都背着不放
文章图片

日军一个士兵出征时 , 一次会带两到三天的军粮 , 加上弹药其他物资 , 背上的背包总重接近10公斤 。10公斤并不算重 , 但是背着这玩意长途行军也很累人 , 可日本士兵并不在乎 , 他们不光行军打仗 , 哪怕拼刺刀都不放弃自己的背包 , 这是为什么呢?
二、小书包 , 大靠山
无论是在二战还是今天 , “背囊”都是一个士兵非常重要的装备 , 跟步枪有得一比 。
一般在长途行军过程中 , 士兵个人的物资和武器都是分配到人头的 , 物资自己保管 , 武器自己保养 。在战斗情况下 , 这些物资就是士兵唯一的补给 , 只要有背囊 , 哪怕是一个人 , 也能用背包维持两到三天的体力和战斗力 。
背包是士兵的命运所系 , 而要不要在开战前把背包卸掉 , 取决于当时遇到的具体战场情况 。如果是大规模的部队行动 , 挖战壕 , 打阵地战 , 一般军队后方会有后勤中心 。士兵们也会根据编制分散开来 , 吃饭、睡觉都有统一部署 , 背包会统一存放起来 。
日军|去哪都背着书包的二战日军,包里到底装了什么?拼刺刀都背着不放
文章图片

存放背包的地方叫“军需库” , 士兵的背包按照编制存放 , 在上级下达战斗命令时统一发放 。这里要解释一个误区 , 很多人认为军人的背包和里面的东西是私人物品 , 其实并不是这样 。军队的物品基本都是公用 , 士兵的私人物品例如信件、照片、护身符、勋章等一般随身携带 , 此外装备、补给品都在战时统一发放 。
但如果是行进中的运动战 , 士兵们只能以班排为单位战斗 , 背包就是士兵的命根子 。战场瞬息万变 , 不断变换的战线让战场没有稳定的后方 , 所以士兵的任何物资都必须寸步不离 。
在战场上 , 食物和水可以一起分享 , 这是同袍情谊 。但是衣物和药品、弹药缺失后很难补充 , 一人拖后腿 , 影响集体战斗力 。在战场上 , 军队是一个集体 , 长官会监督士兵们保护自己的物资和装备 , 哪怕在战斗中也不能轻易放弃背包 。
日军|去哪都背着书包的二战日军,包里到底装了什么?拼刺刀都背着不放
文章图片

三、小小的背包 , 也反映了国力
行军打仗是军人的事 , 但是军人的装备和后勤的水平 , 却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
二战时各国都有自己的携行具 , 士兵打仗时也会背上自己的物资 , 但是各大强国很少像日军一样 , 开战从头至尾永远背着书包 。究其原因 , 其实是日军在漫长的战争里上遇到了补给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