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契丹第三次复仇:宋辽瓦关桥之战,强宋余威在,官家气已衰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
公元979年,第一次幽州之战,北宋虽然遭遇高梁河惨败 。但契丹人却认准了自己才是受害者,所以报复之战接连不断 。
但这时候的北宋是强宋,而且非常强 。契丹人的报复之战,一直占不到任何便宜 。
第一次报复:满城之战,辽军喋血一万三千人,丢下战马、辎重无数 。高梁河之战,辽军缴获的北宋辎重,差不多还了回来 。这还不算完,北宋河北诸将顺势掩杀,掳掠了辽民三万户 。
契丹|契丹第三次复仇:宋辽瓦关桥之战,强宋余威在,官家气已衰
文章图片

公元980年,十月十一日,辽景宗在幽州誓师 。契丹皇帝要御驾亲征 。因为战争早已不是冲突级别的,所以宋辽战争的规模和烈度就要指数级飙升 。
为了组织此次亲征,辽景宗向整个草原发出了总动员令 。从东京(今辽宁辽阳境内)、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中京(今内蒙古赤峰境内)等地调集了二十万大军,聚集幽州 。
十月二十日,辽景宗耶律贤抵达河北固安;十月二十九日,二十万辽军围攻瓦桥关(河北省雄县境内) 。
契丹|契丹第三次复仇:宋辽瓦关桥之战,强宋余威在,官家气已衰
文章图片

冷兵器时代,这种层级的大战,根本无法实现隐蔽行军 。所以,宋辽之间就是在打明牌 。而北宋的谍报力量,即便是瞎子,也能提前知悉契丹人的动向 。于是,宋军立即奔赴瓦桥关关南、镇州、定州等地驻防 。
契丹人对瓦乔关并不陌生 。
从唐末开始,契丹便已疯狂南扩,在瓦桥关没少输出暴力 。后唐末年,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瓦桥关连同益津关和淤口关(合称三关),统统归了契丹 。但是,好景不长 。后周世宗柴荣发动收复幽云之战,不仅收复了了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而且夺取了瓦乔关、益津关和淤口关 。
契丹|契丹第三次复仇:宋辽瓦关桥之战,强宋余威在,官家气已衰
文章图片

此时,北宋瓦桥关守将张师,率军不满万人,直面契丹二十万大军、固守待援 。
十月二十九日,辽军发起进攻,连攻两天一夜,但关城未下 。之后,在瓦乔关下,宋辽两军展开了殊死较量 。
第一次较量:十一月初一,月隐不见,宋军偷渡易水、突袭辽营 。两军鏖战一夜,宋军退回 。
第二次较量;十一月初三,宋军关外援军与关内守军夹击辽军 。但守将张师遭遇契丹战神耶律休哥,兵败被杀,守军退回 。
第三次较量:十一月初九,宋辽两军隔易水对阵,耶律休哥指挥作战、辽景宗耶律贤亲自督战,据《辽史》载,宋军“横尸满道” 。
第四次较量:被赶到莫州的宋军将领,立即召开战前会议,决定反击复仇 。但反击不利,据《辽史》记载,宋军被“击之殆尽” 。
第五次较量:十月十四,崔彦进在关南唐兴口(今河北安新县境内),击溃辽军万人,斩首三千 。
契丹|契丹第三次复仇:宋辽瓦关桥之战,强宋余威在,官家气已衰
文章图片

十一月十七日,契丹退军,关南之战至此结束 。
这就是瓦关桥之战的大体过程 。虽然大约二十天时间,但史书记载极为零散 。前四次较量,宋朝可能没占到便宜,所以宋史几乎不写;契丹应该占了便宜,所以辽史各种炫耀 。至于关南小胜,到底是指第五次崔彦进进兵,还是存在于前四次较量之中,完全淹没在历史的噪音之中 。
癸丑,次长垣县 。关南与契丹战,大破之 。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关南都部署 。
满城之战,契丹损兵万余;雁门关之战,契丹驸马战死 。为什么宋军瓦关之战如此惨淡?
雄关之上的,难道不再是大宋禁军了吗?
真的很难说此时的瓦乔关守军是大宋禁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