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契丹第三次复仇:宋辽瓦关桥之战,强宋余威在,官家气已衰( 二 )


冬十月戊寅,命莱州刺史杨重进、沂州刺史毛继美率兵屯关南,亳州刺史蔡玉、济州刺史上党陈廷山屯定州,单州刺史卢汉 屯镇州,备契丹 。
契丹南下,北宋在十月中旬以前只是调集了五州刺史的军队 。十月下旬,禁军的少量先锋才缓缓开到 。
马军都指挥使米信、东上阁门使郭守赟、弓箭库使李斌、仪鸾副使江钧同护定州屯兵 。
那么,北宋的主力禁军呢?
全都捏在皇帝赵光义手中,因为他要御驾亲征 。但是,赵光义走得太慢 。十月三十日,瓦桥关之战爆发;十一月初十,瓦桥关前已经经历了四场鏖战 。而就是在十一月初十,赵光义才从汴梁动身 。十一月十四日,圣驾抵达长垣(今河南长垣),十一月十九日,圣驾抵达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但是,十一月十七日,辽军已经退军了 。
契丹|契丹第三次复仇:宋辽瓦关桥之战,强宋余威在,官家气已衰
文章图片

所以,北宋的主力禁军,相当于没能参与到瓦乔关之战 。正如战后赵光义所云: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 。之所以一箭未施、之所以六军空恨,你赵光义就心里没数吗?
同时,还有一个细节非常重要 。瓦桥关之战一直打到十一月十四日,赵光义才“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关南都部署” 。简单说,就是这场仗已经快打完了,宋军才刚刚任命瓦桥关之战的前敌总司令 。
主力未至、主帅未定,就是五个刺史和几个禁军将领互相商量着怎么打 。这就是大宋瓦桥关之战的战场操作 。而这种骚操作,当然只有赵光义能玩得出来 。
面对辽人的二十万大军,宋军竟然发动了夜袭,甚至直接面对面与辽军主力野战对决 。而这种硬操作,也只有此时的强宋猛将才堪作业 。
契丹|契丹第三次复仇:宋辽瓦关桥之战,强宋余威在,官家气已衰
文章图片

宋朝的大皇帝赵光义怎么了?
没别的原因,就是怂了 。第一次幽州之战的打击太大,这家伙再也不敢御驾亲征了 。但是,大辽皇帝已经御驾亲征 。瓦桥关之战,势必要升级为一场国战级别的较量 。契丹的主力部队主动约战,大宋也必须派出主力部队主动应战 。所以,赵光义就是再怂,也得硬着头皮往上冲,必须御驾亲征 。
但结果呢?契丹人撤退了 。于是,赵光义再逞英雄气,誓要再次发动收复幽云之战 。但这只是说说,官人气已衰、徒作丈夫言 。所以,知趣的枢密直学士窦偁,赶紧“死谏”:休养士马,徐为后图 。于是,赵官家立即从谏如流,“上阅其言” 。
所以,从头到尾,赵光义就不想御驾亲征、更不想直面战阵 。
但问题是你可以不打,你可以让别人去打 。满城之战的河北诸将,随便拉出一个都能独挡一面 。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你不打仗,还捏着主力禁军干什么 。只要北宋主力禁军开到瓦桥关,就是一气来两个战神耶律休哥,辽军也别想占便宜 。
契丹|契丹第三次复仇:宋辽瓦关桥之战,强宋余威在,官家气已衰
文章图片

整个瓦桥关之战,宋军不仅弱旅对强兵,而且一直没有主将 。但是,宋军怂了吗?这伙人要么搞夜袭、要么搞阵战 。宋军彪悍、宋将勇猛,面对御驾亲征的二十万契丹大军,没有一个被吓住 。
但是,将怂怂一窝 。赵光义怂了,所以宋军瓦桥关之战只能一副斜阳惨淡的收场 。
那么,契丹人为什么撤退?
有资料说,契丹人实现了战略意图,即扫荡河北 。于是,因为抢劫目的实现,所以辽景宗撤军 。
后人可以这么想,但辽景宗耶律贤肯定不这么想 。满草原发动了二十万大军,然后就为了搞一次抢劫,而且还是皇帝带队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位契丹中兴之君,还不如大宋的中二皇帝赵光义 。关键是,这里基本上等同宋辽边界 。在自家门口,你能抢劫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