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神秘“披甲人”部队为何战无不胜?该族男年八旬仍是精锐之选

【清朝|清朝神秘“披甲人”部队为何战无不胜?该族男年八旬仍是精锐之选】#古史传奇#
“发配宁古塔 , 与披甲人为奴”这是近年清宫剧里出现的非常高频的一句台词 。一般获罪的大臣的结局都是这句台词 , 外加一句:“永世不得录用” 。而大臣听到这句台词 , 基本上也是面露恐怖之色 , 似乎比死还艰难 。其实正史上这句话确实是清朝对重刑犯人的处理方法 , 清宫剧一宣扬 , 让这句话更加神秘 , 令人胆寒 , 成了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一个下场 。
清朝|清朝神秘“披甲人”部队为何战无不胜?该族男年八旬仍是精锐之选
文章图片

为何乾隆如此喜爱索伦兵呢 , 在《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等文献上可以找到非常多史料 。在平定三藩之乱、攻打金川、平定大小和卓、平定张格尔叛乱 , 索伦人立下赫赫战功 。每征必遣、每战必先 。《延禧攻略》里的那个大内侍卫海兰察其实就出自索伦兵 , 他的故事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出自鄂温克 , 所以也被称为索伦侍卫 。年仅15岁时他便亲手擒获了准噶尔部重要首领巴雅尔 , 获得乾隆的喜爱点为侍卫 , 后又率领轻骑入缅甸作战 , 还随清军名将福康安一起征讨位于川西的大小金川 。击败廓尔喀军的那支索伦兵也是他带领的 。虽然最后是病死的 , 但整个清朝一代他是唯一一个病死还能入祀昭忠祠的将领 , 可以说正是他带领索伦兵成就了乾隆皇帝的十全战功 , 堪称战神 。
但索伦兵被宠爱是福其实也是祸 。康熙至乾隆前后63年的时间里 , 清廷先后征调了索伦兵力共约16000人次 , 索伦兵倾尽了全力 。而组成索伦兵的都是几个人口稀少的民族:鄂温克、达翰尔、鄂伦春、赫哲等各民族 。这些部族加起来 , 人口也从未超过10万 , 长期只有4 , 5万人的规模 , 能出战的则更少 。而且他们世代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宁古塔地区 , 不适宜于人口大规模繁衍 , 导致长期全民皆兵 。史料中写过 , 在大小和卓之乱中竟然有一名76岁的索伦兵仍然被征召 。一方面说明索伦兵太猛了 , 清朝用上瘾了 , 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的确牺牲太大了 。
清朝|清朝神秘“披甲人”部队为何战无不胜?该族男年八旬仍是精锐之选
文章图片

因此 , 每当有重刑犯 , 皇帝又不想弄死的 , 就“发配宁古塔 , 与披甲人为奴” , 主要是这里的确没什么劳动力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