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林徽因也有婆媳困扰,梁思成的母亲为何始终不待见儿媳?

1923年5月7日,林徽因本来在家中休息,突然,她心里咯噔一下,总觉着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而她的预感也应验了 。
梁思成在和弟弟梁思永骑着摩托上街看游行时,被高官金永炎乘坐的大轿车撞到,灾难来的突然,梁思成被压在了摩托车下,梁思永更是直接被甩了出去,而那位高管知道有人因他受了伤,却没有做出半点补救措施,相反,他叫司机不用停车 。
【林徽因|林徽因也有婆媳困扰,梁思成的母亲为何始终不待见儿媳?】在他眼里,他可是个大人物,伤者是死是活难道很重要吗?因为他的漠视,梁思成被压在摩托车下,脸色铁青,不省人事 。要不是梁家人匆匆赶往事发地将他背回了家,他怕是直接死在了摩托车下 。而被带回家后,梁思成经过了二十多分钟的急救才算恢复了过来,脸上有了血色,但人醒了,身上的伤还没治呢 。
后来医生来了,为他简单诊治一下后,让他们去医院治疗,因为梁思成的右腿断了 。
林徽因得到消息后匆匆赶来,她看着梁思成虚弱的样子,眼眶一下就红了,她与梁思成自小相识,梁思成在她面前向来都是一副温和儒雅的样子,又何曾见过他那般憔悴?林徽因愈想愈是心疼,那日下午便一直守在梁思成床边,连午饭都未曾想起来吃 。
林徽因|林徽因也有婆媳困扰,梁思成的母亲为何始终不待见儿媳?
文章图片

而且李蕙仙虽然不曾说出口,但心里也是羡慕林徽因的 。她也才华横溢,但她所生长的环境告诫她女子无才便是德,她根本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林徽因这样高调地展示自己,她羡慕她有那样的勇气,也怨恨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像她那样自由自由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李蕙仙不能把矛头对准自己,便只能把气撒在林徽因身上,怨她为什么那样高调了 。
林徽因不爱做家务,遭婆婆白眼
林徽因作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心里只有自己热爱的文学和建筑,她自然不愿意把时间都耗费在家务上,而哪个婆婆会喜欢这样一个连家务都不做的媳妇?
千金小姐娇气一点,在很多人眼里是理所当然的 。可李蕙仙也是千金小姐,自幼娇宠着长大,但她嫁与梁启超以后,也没说要十指不沾阳春水啊,相反,她完全尽到了身为妻子的责任 。
李蕙仙是北方人,跟随丈夫回远在广东的婆家,一路舟车劳顿也未曾抱怨过 。而梁家虽说是当地的士绅,但一个靠教书维持生活的人家,怎能与京城的李家相提并论 。李蕙仙下嫁梁启超,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却任劳任怨,亲自挑水舂米煮饭,将一家老小照顾得妥妥当当 。
林徽因|林徽因也有婆媳困扰,梁思成的母亲为何始终不待见儿媳?
文章图片

在梁启超被迫逃亡日本后,她带着一家老小前往澳门避祸,既要服侍老人、教养幼女,又要维持生活、接济亲戚,不让丈夫担心 。她是一个顶贤惠的女子,自然也希望自己未来的儿媳也如她一般 。
但林徽因却是做不来家务的,她是林家的小姐,林家也不缺佣人,哪里用的着她来做这些洒扫的活计 。而且做家务最是耗时,林徽因若把心思都放在这些生活琐事上,又怎么有精力来修养自己的文学呢?林徽因的确才华横溢,但旧社会的思想是妻子要照顾丈夫起居,让丈夫能够求学入仕,旧社会不需要一个只擅长事业不擅长照顾家庭的女子 。林徽因做不到牺牲事业来换取家庭,她不符合李蕙仙心中儿媳的标准,李蕙仙自然不待见她 。
林徽因情债太多,婆婆不喜
林徽因是典型的新派女子,追求爱情,她与徐志摩的故事可谓是人尽皆知 。才子佳人,听上去是一段佳话,可在民国时期就真的是丑闻了 。
林徽因16岁随父游历欧洲时,结识了父亲的学生徐志摩 。徐志摩风度翩翩,相貌俊朗,他学识渊博,又最是有诗人的浪漫,一首首情诗写下来,哪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能扛得住?林徽因在国内从未见过这般阵仗,加之徐志摩是她在文学上的领路人,她也不是木头做的,自然会对徐志摩动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