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四大活佛爵位,超过安南国王,媲美朝鲜国王,僧道中喇嘛地位最高

清朝,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南不封王,北不断亲” 。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清朝二百多年的统治下,情况确实如此 。比如,清朝并没有明文规定满汉不能通婚 。但由于满汉之间长时间没有通婚,所以也就出现了满汉之间不通婚的说法 。其实,在清朝二百多年里,满汉之间还是有通婚的情况,只是满族女子出嫁汉族男子的寥寥无几,但有一部分汉族女子出嫁满族男子 。虽然,这种满汉之间的通婚很少,并不是没有 。后来,在光绪时期,朝廷鼓励满汉通婚,而在几百年不通婚的观念影响下,满汉通婚的还是很少,开始实行满汉通婚的还是上层的那些权贵之间的政治婚姻 。
喇嘛|四大活佛爵位,超过安南国王,媲美朝鲜国王,僧道中喇嘛地位最高
文章图片

旗人女子的母亲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父母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父母知道从女儿踏进皇宫的那一刻,从此几乎没有回家的机会了 。当年,光绪的珍妃与姐姐瑾妃参加选秀的时候,她们的父母居然哭得像办丧事一样 。(采访珍妃娘家后人得知)果不其然,珍妃自从进入宫中,到死没有回过娘家,而姐姐瑾妃直到清朝结束后,已是端康太妃的她因为母亲过寿才回过家一次 。返回当时的小朝廷(溥仪做关门皇帝)没过几天,端康太妃(瑾妃)就在永和宫薨逝了 。当年,姐妹俩离开家的那一刻,父母为何哭得像办丧事一般,也就能理解了 。
喇嘛|四大活佛爵位,超过安南国王,媲美朝鲜国王,僧道中喇嘛地位最高
文章图片

晚年的瑾妃(端康太妃)
清朝之所以“北不断亲”,主要还是为了通过政治联姻的手段,巩固与加强自己的统治 。当然,不得不说,清朝统治者的这一招也确实奏效,并且效果相当好 。过去,有历史学家评说,“长城在过去不论是军事防御还是经济封锁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到了清朝,长城失去了它的作用 。”清朝统治者为了能彻底让蒙古王公心悦诚服地归附,不仅通过政治联姻的手段还毫不吝啬地对蒙古王公实行赐爵封赏 。尤其,在北京为蒙古王公赏赐府邸,为他们在北京长期居住提供了方便 。很多蒙古王公不仅在北京的朝廷中担任要职,还是自己部落的首领 。这样,清朝统治者可以通过北京的蒙古王公间接控制蒙古各部落 。对于在内外蒙古的王公,清朝统治者会定期在热河行宫召见他们(年班朝觐),与他们把酒言欢,行围打猎,更重要的是封官授爵,赏赐丰厚 。虽然,清朝与这些蒙古王公做着“赔本的买卖”,但因为相安无事,清朝还是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喇嘛|四大活佛爵位,超过安南国王,媲美朝鲜国王,僧道中喇嘛地位最高
文章图片

蒙古王公阿穆尔灵圭
优待喇嘛,封爵活佛
为了增加“双保险”,清朝统治者不仅对掌握政权的蒙古王公极其友好,还对掌控宗教势力的蒙古的大活佛也是礼遇有加 。当时,漠北蒙古的宗教首领是哲布尊丹巴,漠南蒙古是章嘉活佛 。由于蒙古崇拜和信奉喇嘛教的普通人和僧众相当多,所以宗教势力相当大 。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须处理好与喇嘛的关系 。
喇嘛|四大活佛爵位,超过安南国王,媲美朝鲜国王,僧道中喇嘛地位最高
文章图片

哲布尊丹巴
首先,清朝规定只要有喇嘛身份不仅可以免除徭役,还发薪俸 。由于,这一优待政策,蒙古一时间居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出家做了喇嘛,不需要干活还有钱粮拿,着实吸引了不少人 。但喇嘛禁止成家,禁止生育,所以这也导致了蒙古的人口大为缩减 。清朝这一优待政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很难说 。但结果确实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蒙古人口大量减少,有生力量减弱,自然不敢有什么非分的举动;很多人成了喇嘛,对清朝的依赖性更强了,因为他们还要拿清朝的薪俸 。在北京,清政府也非常重视喇嘛的地位 。在喇嘛、和尚、道士、尼姑中,喇嘛的地位是最高的 。尤其,清朝统治者把潜邸雍和宫(雍正皇帝做皇子时的府邸)变成了喇嘛庙,雍和宫的喇嘛地位更是居于其他庙里的喇嘛之上 。清朝时期,北京有寺庙道观二千五百多座,其中很多是喇嘛庙,建筑高大,气势宏伟,金碧辉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