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_历史|印度给中国取1名,中国一口气回了38个,一个比一个逗,沿用至今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唐僧带着徒弟们一同去往天竺取经,其实小时候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这“天竺”是哪里?原来,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我们管印度叫“天竺”,经过查阅史料,发现中国古代一口气给印度取了38个名字!而且特别“搞笑”,那么印度又叫中国什么呢?
【印度_历史|印度给中国取1名,中国一口气回了38个,一个比一个逗,沿用至今】
印度_历史|印度给中国取1名,中国一口气回了38个,一个比一个逗,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

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还以为印度是生产“毒”的大国,闹了不少笑话 。那么来到我国的古代印度人,又是怎么称呼中国的呢?
“震旦”,是古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 。“旦”非常简单,就是日出的意思,那么这个“震”想表达什么?根据佛典记载:“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 。华严音义翻为汉地 。”那么“震”就是“东方”的意思 。这就和我们现在说的“日出东方”很像,古代印度人倒是非常客气,觉得中华大地是太阳初升的地方 。
印度_历史|印度给中国取1名,中国一口气回了38个,一个比一个逗,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

了解民国时期历史的人会记得有个大学就叫“震旦大学”,他由著名神父马相伯所建,被誉为“东方巴黎大学”,是全中国第一所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校 。
后来震旦大学被撤销了,里面的系部被拆分,比如中文系、经济系进入了复旦大学;电机系并入交通大学;银行、会计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 。
印度_历史|印度给中国取1名,中国一口气回了38个,一个比一个逗,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

不过对比我国那极具创意的38个印度译名,震旦就简单多了 。可里面的“贤豆”、“天毒”也太“逗”了吧!不知道是哪个有才的人取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