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实很简单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大概可共苦不能同甘是世人的劣根性,而作为上位者,将这句话诠释到极点,成功上位后,跟随的幕僚没有了利用价值,是以抛弃,杀伐,最后得到死亡的下场 。
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实很简单
文章图片

【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实很简单】没有安全感的雍正帝也开始策划着如何让年羹尧心甘情愿赴死,同时又能让年羹尧的部下对自己这个君王不会寒心,所以雍正帝谋划了一场大局杀死年羹尧 。可是无论年羹尧如何的自负,目中无人,他对雍正帝的忠心是被那挑剔的历史学家所承认的 。
其二则是年羹尧掌握着全国一半的兵力,正所谓拥兵自重说的大概就是年羹尧这样的人 。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给人重重打击,被朝廷供养起来的军队,一旦年羹尧造反,就会被停掉供养的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命脉的粮草都没有办法供应,若年羹尧没有办法速战速决,到了弹尽粮绝的一天,就会变成案板上待宰的羔羊,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因此凭借粮草,年羹尧也是没有造反的实力 。
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实很简单
文章图片

其三则是因为年羹尧多次的战争胜利后,在朝堂上的地位已经开始超过隆科多 。这时候朝廷所谓官员们开始趋炎附势,纷纷向年羹尧府上输送财物,在宝物和花言巧语中开始迷失自我的年羹尧开始恃宠而骄,开始不将雍正帝放在眼里,甚至在他内心觉得自己已经和皇帝处于同一地位上 。
他开始要求朝中众大臣向他行跪拜礼,并且见到皇帝时无视君臣之礼 。渐渐地,不满足的年羹尧开始结党营私并将收到的宝物用于扩大军队,君王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目睹一切的雍正帝开始对年羹尧的行事挑刺 。而后在年羹尧身侧的亲信被雍正帝调开四分五散之后,年羹尧也被雍正帝一纸调令调去杭州 。
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实很简单
文章图片

坚信雍正帝只是一时生气的年羹尧依旧行事嚣张,并没有按照调令的内容去往杭州,见到此情此景的雍正帝,愤怒地将年羹尧打入大牢,最后,骁勇善战的年羹尧在牢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
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皆是伴君如伴虎,君王的心思瞬息万变,谁也无法猜透他们的想法 。而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上,明哲保身的才是最重要的,太过于高调的行事,换来的只有不好的结果,月满则亏,要学会给自己留下后退的余地 。
参考资料: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