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元璋殉葬嫔妃的方法:活生生切开头颅,灌入水银,保持尸身不腐
殉葬 , 即将死者生前享有的一切 , 如财物、器具 , 甚至仆从、妻妾 , 统统送入坟墓 , 与他陪葬 。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 , 人的肉体虽然死去 , 但灵魂却依旧存在 , 并会进入“另一个世界” , 所以要将他生前享有的一切 , 都保持下来 。
文章图片
对待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尚且如此无情 , 对于身边的女人 , 自然更甚(除了发妻马皇后) , 当年朱元璋死前 , 勒令自己所有妃嫔殉葬 , 就连那些生了儿子 , 儿子还成了藩王的妃子 , 也不能免死 。
《彤史拾遗记》上书: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 , 其中所殉 , 惟宫人十数人 。
即当年给朱元璋陪葬的妃嫔共有46人 , 还有10余名宫人 。而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 , 一方面是性格上的无情 , 另一方面 , 是为了“鼓励妇女守节 , 打击改嫁” , 当年明朝律法中明文写道:
民间寡妇 , 三十以前夫亡守制 , 五十以后不改节者 , 旌表门闾 , 免除本家差役 。
文章图片
意思是 , 民间女子要是丈夫死后不改嫁 , 立了“贞节牌坊” , 那么就可以换来全家免劳役 , 这在古代意味着什么 , 相信不用笔者多言 。而那些不愿守节 , 选择改嫁的女子 , 则“夫家财产及原有财产全部归夫家所有” , 并且改嫁之后还会受到他人唾弃 。这便是为何明朝时期 , 会出现大量“节妇、烈妇”的根本原因 。
而皇帝的女人 , 自然不比外面的普通妇女 , 她们既然嫁给了皇帝 , 就一辈子别想改嫁 , 皇帝死后 , 她们自然也要“守节” , 随夫君而去 。那么问题来了 , 既然只是要嫔妃们“守节” , 为何朱元璋还要让宫女们陪葬呢?这就要从明朝时期的“朝天女户”制度说起了 。
文章图片
所谓“朝天女户” , 即为皇帝殉葬的女子的亲属 , 若谁家的女子在宫里做事 , 并且给皇帝陪了葬 , 那么国家就会给她的亲属们一定的补偿 , 比如官职 , 最关键的是 , 这些官职享有世袭 。
《明史·后妃传》上书:太祖崩 , 宫人多从死者 。建文、永乐时 , 相继优恤 。
这在当时意味着什么 , 大家都很清楚 , 于是一些无情之人 , 早早将自家女儿送进宫里 , 想着以后用她的命 , 换来一官半职 , 过上好日子 , 这种行为 , 也让殉葬制度如同病毒一样 , 迅速蔓延开来 。
公元1398年6月24日 , 朱元璋驾崩 , 皇孙朱允炆继位 , 根据朱元璋生前遗嘱 , 他的所有妃嫔们都要陪葬 , 那么朱元璋陵墓内如此多的嫔妃 , 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殉葬的呢?对于这个问题 , 其实史学界一直有争议 。
文章图片
第一种观点:让嫔妃们上吊而亡 , 来保持容颜和尸体的完整程度
《李朝世宗实录》上书:帝崩 , 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 。当死之日 , 皆饷之于庭 , 饷辍 , 俱引升堂 , 哭声震殿阁 。堂上置木小床 , 使立其上 , 挂绳围于其上 , 以头纳其中 。
推荐阅读
- 宋福金|乱世逆袭的陪嫁丫鬟,小姐是嫔妃,她却成为了皇后
- 述律平|皇帝死后皇后让大臣殉葬,大臣反击:为何你不?皇后拔刀砍掉右手
- 朱元璋|朱元璋曾下令:严禁皇族吃人参,崇祯直到上吊前才知其用意
- 诗妮娜|泰王新宠脱颖而出,眉清目秀书生气息浓厚,诗妮娜统领后宫嫔妃团
- 朱元璋|朱元璋能当皇帝,竟然是一个道士帮了大忙,正可谓天机不可泄露
- 阖闾|皇帝给公主夹了半条鱼,公主看后羞愤自尽,死后上万民众为她殉葬
- 朱元璋|朱元璋搬来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刘伯温脸色大变:有人要死了
- 燕王朱棣|朱元璋准备杀朱棣,被朱棣一封信吓得冷汗直冒:比他老子还无赖
- 刘邦|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非常相似?
- 燕王朱棣|如果朱元璋活着,朱棣能成功吗?给他三个胆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