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1958年,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揭开女主凄惨一生

1958年7月,北京定陵打开了神秘的地宫大门,在后殿宝床上的梓宫旁边,出土了一顶三龙二凤凤冠 。
凤冠高27厘米,口径23.7厘米,重2320克 。
冠框用细竹丝编制,然后髹漆 。冠通体嵌各色珠宝点翠如意云片 。
前部饰九条金龙,其下为点翠八凤,口衔珠滴 。
全冠共镶大小红蓝宝石100多粒,珍珠5000余粒 。整个凤冠的龙、凤、云、花,形象飞舞,色泽瑰丽 。
凤冠|1958年,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揭开女主凄惨一生
文章图片

长期见不到儿子,王恭妃心情压抑,身体变差,五年后就生了重病,这时她已经十几年年没见到儿子 。
【凤冠|1958年,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揭开女主凄惨一生】她病危时,神宗也没去看望她,不过终于网开一面,同意太子去探望母亲 。朱常洛赶到景阳宫,跪倒在母亲床前,这时王恭妃已经双目失明 。
她在去世前想见儿子一面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与儿子抱头痛哭一场后,得以如愿辞世,享年不过46岁,她在宫中苦熬30多年,最后以这样的方式告别,周围所有人都莫不流泪痛哭 。
《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七》:三十九年九月己酉,皇贵妃王氏薨 。妃虽生皇太子,失宠目眚,比疾笃,太子始知之,亟至,宫门尚闭,抉钥而入 。妃手太子衣而泣曰:“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憾!”太子恸,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须臾薨 。
生前身心受到摧残,身后明神宗更不想为王恭妃多费心,在大臣进言后,也不过将她草草葬在十三陵内一块平冈地里,随葬更没有什么珍宝,陪伴王恭妃入葬的,多是她生前使用过的一些器物,其中就包括了这把银壶 。
这把银壶,底部的铭文是”大明万历壬午年(1582年)制”,也就是万历十年所造,经过数十年使用,已经坑坑洼洼,破破烂烂,却在她死后仍然被带入棺椁 。
除此之外,她棺椁内还有一件银盘,外层的镀金早已磨损,满是破洞和缺口,更是让人心酸 。想必是她下葬时,没有任何赏赐,左右只得把她生前所用值钱一些的东西给她陪葬 。
凤冠|1958年,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揭开女主凄惨一生
文章图片

政治的牺牲品
直到王恭妃的孙子朱由校登基,才将她追尊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把奶奶的棺椁迁到定陵内和明神宗合葬,并补上了不少随葬品,里面不乏精美器物,比如这顶三龙二凤凤冠 。
但这些在王恭妃生前都是无法企及的 。
这个可怜的女人,是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帝国政治的替罪羊 。
对她来说,在世时唯一能给予一些安慰的,只剩对儿子的母爱 。然而,连这点也被残酷地剥夺了 。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这样总结她:虽然她这一生,并没有什么可供传诵的事迹,但她已然知足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