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朱棣发起靖难,藩王们为啥按兵不动?他们压根儿没想到建文帝会败( 二 )


早有削藩想法的建文帝很高兴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抓了周王朱橚一家子,将其废为庶人,先是流放云南,不久又和儿子们一起被囚禁在京城 。
·岷王朱楩,朱元璋第18个儿子 。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26个儿子当中,封地比较差的就是岷王朱楩 。明朝时期的云南,实在太远太落后了,光路程都要几个月,朱楩是多么不情愿也不敢违抗父命,实在憋屈得很,只能各种乱作,最后被告发了,这就撞在建文帝的“枪口”上,一道旨意下过去,朱楩就被贬为庶人,流放到福建漳州,路程没那么远,要走半年.......
·齐王朱榑,朱元璋第七子 。
朱榑也曾经略有小成,与朱楩乱作不同,朱榑的行为相当恶劣,各种胡作非为、盘剥鱼肉百姓、草菅人命,同样,被人告发后被废为庶人,和周王一起幽禁 。
·代王朱桂,朱元璋第十三子 。
朱桂或许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最浑的一个,纵戮取财,多次被人控诉行为不轨,被废为庶人 。
·湘王朱柏,朱元璋第十二子 。
朱柏特别好学,文武双修,能诗善画,精通军事,一生笃信道教 。
关于他“获罪”的原因却没有统一说法,一说是他建造的王宫超越了等级;一说是他伪造了货币;还一说是他私造兵器 。不论因为什么,朱柏被人告发谋反,建文帝诏命其赴京师询问,朱柏恐惧,自焚而死,时年29岁,无子嗣,十分悲情 。
隔岸观火,共4人 。?
燕王朱棣|朱棣发起靖难,藩王们为啥按兵不动?他们压根儿没想到建文帝会败
文章图片

·楚王朱桢,朱元璋第六子 。
朱桢的藩地在武昌,况且他还是实力藩王,无论他加入哪一方,局势必然有所不同,但是他却选择了中立 。或许这与他受过多次“惊吓”有关 。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十分“关心”,听说楚地出现荧惑星,他会下诏给朱桢要他自省其身,朱桢儿子死了,朱元璋又下诏要他出事谨慎,在那种紧张的气氛之下,他的王妃很可能承受不住去世了,朱桢也越发低调 。
面对朱棣和朱允炆这两方势力,他选择中立也是为了自保,。
·蜀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 。
朱椿是一个喜好读书和做学问的人,“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称 。兴办郡学,资助清贫学者,在吏治上也革除了一些弊端,所以口碑不错 。
朱椿选虽说身处巴蜀之地,离京都比较远,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如何治理自己封地上,那边乱成一锅粥,他也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肃王朱楧,朱元璋第十四子 。
建文元年因为封地太偏远,所以移镇兰州,尽管离得远,但也不愿意掺和这件事,说来说去,他的利益同朱棣还是一致的 。
·庆王朱栴,朱元璋第十六子 。
朱栴可谓是老实巴交了,封地也不理想——宁夏,妻子也不那么理想,朱元璋在当地给他娶了个媳妇,惨淡的命运让他根本无心参和到底谁当这个皇帝,毕竟谁当皇帝对他来说都一样 。
以上四位藩王,虽有实力却按兵不动,更何况他们怎么会想到朱棣会赢?
大部分朝廷军队可是掌握在皇帝手中,他们压根儿没想到,小侄子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助力建文帝,共2人? 。
燕王朱棣|朱棣发起靖难,藩王们为啥按兵不动?他们压根儿没想到建文帝会败
文章图片

·辽王朱植,朱元璋第十五子 。
燕王朱棣起兵后,建文帝害怕植支持朱棣,便召他入京,朱植服从命令从海路来到南京,他的封地被改为荆州 。
朱棣夺得帝位后,埋怨朱植在靖难之变时不支持自己,只留下军校厨役三百人供他差使 。
·谷王朱惠,朱元璋第十九子 。
朱惠,一个墙头草,靖难之役刚开始时,朱橞应带兵三千赴京师护卫金川门 。朱橞在顺京时,为防不测,令守城官兵将宣化城的宣德、承安、高远三门封堵,只留东西南北各一门以图固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