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君|大秦赋:明明胜利在望,却甘做亡国之君,你以为昌平君只是傻吗( 二 )


昌平君|大秦赋:明明胜利在望,却甘做亡国之君,你以为昌平君只是傻吗
文章图片

昌平君的反叛固然是一种过激的反应,但昌平君在分封事情上对始皇帝的怨怼却几乎是当时秦国大部分朝臣的心结 。
秦国虽然在人才任用方面比六国更开放,选用了不少白衣士子入朝为官,但还没有出现后世那样机会均等的选拔机制,秦国的朝堂半数以上的朝臣都来自大大小小的世家和贵族 。而封地是贵族得以世代传承的根本 。这一点我们参照欧洲便知晓,真正的欧洲贵族无不是建立在私有土地的基础上的 。即使到现在,依然如此 。
昌平君|大秦赋:明明胜利在望,却甘做亡国之君,你以为昌平君只是傻吗
文章图片

不分封土地便意味着贵族世家无以依凭,因此只要是这些传承千年百年的贵族当政,他们便不会对分封无所要求 。要想断了这种延续千年的传统,只有将所有这个世家贵族一网打尽,尽数覆灭,才能让天下再无世家,才会彻底斩断这种分封传统 。而贵族世家不仅是六国,也包括秦始皇出身的嬴姓贵族 。
昌平君|大秦赋:明明胜利在望,却甘做亡国之君,你以为昌平君只是傻吗
文章图片

从历史的角度看,秦始皇这样全郡县无分封的思想的确是很先进,也很符合中国历史后来的趋势发展,让秦之后的中国充满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理念太先进,太激进,让他不得不以自杀的方式将自己也献祭给了这种新的信仰 。
他不封大臣,不封宗亲甚至不封自己的子女,在剪灭自己的敌人的同时也剪灭了自己的羽翼,裹挟着六国纷纷掉落的王冠,一起滚进了历史的深渊 。自此,中国由封建世袭贵族时代进入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平民争雄的时代 。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