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1874-1875年间,俄国摄影师鲍耶尔斯基(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跟随一支科学和贸易考察团到中国游历,期间拍摄了一批记录晚清人物和社会面貌的老照片,小编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
左宗棠|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文章图片

【左宗棠|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清朝官员出行,上至督抚、下至州县官,都有一定的仪仗制度,随从人等手持回避、肃静、官衔牌、铁链、木棍、乌鞘鞭、金瓜、尾枪、乌扇、黄伞等,此外还要“鸣锣开道”,提醒百姓避让 。比如州县官出行打三棒锣、七棒锣,意为“速回避”、“军民人等齐回避”;总督出行打十三棒锣,意为“文武百官军民人等齐回避” 。
左宗棠|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文章图片

这座衙门不算富丽堂皇,中间三间挂着匾额,其中两块字迹清晰,分别为“慈惠之师”、“清廉正直” 。其中“慈惠之师”是古代地方官审理案件的守则,“惟忠信慈惠之师,有折狱致刑之实 。失入宁失出,须当念及无辜;过义宁过仁,务必心存不忍” 。
左宗棠|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文章图片

牌坊用石材建成,横跨一条冷清的街道,已有部分破损,看上去历史悠久 。拍摄者记录说这座牌坊建于汉代,我觉得不靠谱 。
左宗棠|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文章图片

左宗棠经略西北15年,立下赫赫战功,确保了中国西北疆土的完整 。其麾下部队以老湘军为主力,外加河南的嵩武军、四川的蜀军、陕西甘肃两地的八旗军和绿营,共有马、步、炮兵150余营,合计约7、8万人 。照片中的炮队军容整肃,有较强的战斗力 。
左宗棠|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文章图片

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以后,为了满足武器需求,先后成立西安制造局和兰州制造局,生产枪支炮弹,还改造了原有的劈山炮和炮架,起到了克敌制胜的重大作用 。
左宗棠|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文章图片

这位妇女身着布衣和长裤,脚是传统的三寸金莲,她承担繁重的劳动时,可能会面临很多不便,甚至带给她很多痛苦 。
左宗棠|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文章图片

这些乞丐无家可归,破衣烂衫,神情困顿,可怜至极 。晚清北京有几个乞丐聚集的地点,如地安门外的后门桥,前门外的正阳桥(因乞丐特别多,又称“乞丐桥”)以及天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