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秦国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蔺相如献技完璧归赵,学者:愚蠢至极

在中国这片具有5000年历史的土地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成为了王朝更替的常见现象,部族与部族、国家与国家间的争夺无休无止 。
而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出现与建立却象征意味着中国历史上的初次统一,不仅仅将六国一统,更整合同化了货币、文字与思想观念 。
但这样的统一势必不易,因为六国之人各有各的习俗、各有各的观念,各国子弟、王公大臣也都不甘做亡国奴,不愿成为他国附庸,于是各路英雄为民请命、揭竿而起 。乱世之中,英雄的无畏便成为了时代的记忆 。
蔺相如|秦国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蔺相如献技完璧归赵,学者:愚蠢至极
文章图片

赵王听后,万分惶恐,因为秦赵实力相差甚远,若不交,二国必有一战;若交,则有损赵国国威 。所以两难之际,时任长夫的蔺相如居然挺身而出,向赵王打包票:“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
说后,便被赵王派往秦国,以璧换城 。但蔺相如到秦国献了璧,见秦王没有诚意,不肯交出城池,就暗自设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赵国,而自己则以命相逼,最终安然回国 。
这样金蝉脱壳的技法、生死大义的情怀不免令人感叹,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擅长“春秋笔法”的司马迁才动容为其立传,而放弃更多渲染老当益壮的良将廉颇 。
蔺相如|秦国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蔺相如献技完璧归赵,学者:愚蠢至极
文章图片

既有《史记》为证,也有司马迁的偏爱,蔺相如的个人形象自然就在历史中高大巍峨了起来 。
秦赵之好,前世之交
但事实上,蔺相如的这一出“完璧归赵”对于秦赵两国的关系影响其实并没有这么深远,对此,我们可以从秦昭王这一人物身上得到答案 。
蔺相如|秦国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蔺相如献技完璧归赵,学者:愚蠢至极
文章图片

秦昭王何许人也?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由于早年滞于燕国、赵国留做人质,受尽屈辱与白眼,所以这样的童年经历致使他的性格逐渐强硬与自我,甚至在即位初期,和自己的母亲宣太后角力,最终夺取朝政实权 。
亲政后,他施行远交近攻策略,妄图蚕食列国疆土,甚至扣押软禁楚怀王,用他的自由换取楚地十六城,要知道当时秦楚二国也是有一纸婚约的联姻国呀,由此心狠手辣与计谋权益不难看出秦昭王的雄才大略 。
所以蔺相如能在秦王未得到和氏璧,却仍能全身而退的原因绝不仅仅是秦王的一时心软或是对他才能的欣赏,因为对于王侯将相而言,世上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能抵过绝对的权利,所以我们不得不将看待事情的眼光向前追溯 。
蔺相如|秦国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蔺相如献技完璧归赵,学者:愚蠢至极
文章图片

过去20年间,秦赵两国一直保持着和睦且互不侵犯的状态,而这太平景象的背后共有两个原因 。
首先,赵国前主赵武灵王在位时,大力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国势大盛,一时间中原列国不敢轻举妄动,而赵国也如坚盾、无可匹敌 。
所以尽管这20年间,秦国凭借着远交近攻战略夺得了不少土地并扩大了军队的规模,但却仍然摸不清赵国现在的底细与军事实力,所以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到时候让其他五国趁虚而入 。
蔺相如|秦国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蔺相如献技完璧归赵,学者:愚蠢至极
文章图片

其次,在私人方面,秦昭王在做赵国质子时曾接受过赵武灵王的恩惠,同时在他归国面对皇位争夺之际,赵武灵王也作为支持者鼎力相助,所以,秦昭王能有现在的地位与手段,都离不开赵武灵王的栽培与帮助 。所以现在尽管赵武灵王薨逝,他也不愿残忍讨伐他的后代与子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