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真正祸首:假若他再多活几年,唐朝可能会提前灭亡

公元755年,一场被定义为安禄山之乱的祸乱爆发,15万人起于范阳,之后就是千里烟尘,万里伏尸,大唐之辉煌,毁于一旦 。
每每回想这一段往事,人们往往指责安禄山之无耻,认为这场大变,全因此人而起 。其实,关于安史之乱,背后有很多的历史谜团,安禄山此人也未必是主要负责人 。而且,或许是因为历史小说的影响,我们经常容易忽略一些罪魁祸首 。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真正祸首:假若他再多活几年,唐朝可能会提前灭亡
文章图片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真正祸首:假若他再多活几年,唐朝可能会提前灭亡】据记载,因为发生了上述事情,史思明与安禄山,一起为捉生将,并且两人并驾齐驱都被称为胸怀大略,且多有战绩 。可以说,两人在表现方面是并驾齐驱的,而且,史思明的故事更加精彩 。
后来到天宝年间,安禄山凭借拍马屁的本领,步步高升,但大家可不要忘了,安禄山与史思明利益相关,安禄山步步高升,史思明也悄悄的开始接触唐玄宗,并且也被提拔为知平卢军事,随后又得到玄宗的高度赞赏,被提拔为平卢兵马使何大将军,而且他也正是这时候被赐名思明 。
在之后的日子里,史思明与安禄山两人协同出战,天宝十年,二人一起对战契丹,二人一起大败而逃 。这本来是极为危难的时候,就连安禄山都因此恐惧不安,史书记载,他面对不知所终的士兵,茫然不知所措 。
但史思明的表现却不同,此人说:我听说为人处事要进退得当,是非成败不过是一时之事,兄弟不需担忧 。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真正祸首:假若他再多活几年,唐朝可能会提前灭亡
文章图片

果然,两人一起经历繁荣,一起经历惨败,但又同时克服磨难再度崛起 。史书记载,石思明与安禄山携手,最终击退了契丹,第2年,两人因为功劳获得更高赏赐,史思明也因此成为卢龙军使 。
而且,史思明不仅打仗很勇猛,意志力坚强,更因为他在战场表现突出,居然还引得美女相思 。幽州有一个大族有女出嫁,结果听得史思明的故事,居然不管不顾一心要嫁给他,而此人最终成为了史思明的妻子,这在当时还成为传奇 。
其实,从这些种种记载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虽然名义上安禄山在史思明之上,但这个史思明可不简单,甚至他比安陆山更加厉害 。
所以,在走向叛乱的路上,史思明可谓出力颇多 。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真正祸首:假若他再多活几年,唐朝可能会提前灭亡
文章图片

据史书记载,到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已经手握重兵,底下人马有15万之多 。不过,朝廷里的杨国忠始终与其作对,而且,玄宗皇帝也开始有所警觉 。
但从诸多记载来看,安禄山对于唐玄宗有些恐惧,他更对大唐的强大有所忌讳,但他手底下的第一大谋士严庄,以及最有能力的史思明却非常不安分,他们反复劝说安禄山造反,并且甚至提出了先斩后奏的计划,提前发出兵令 。
正因如此,安禄山的坠坠不安,被这两人强行打消,然后就是这一年的渔阳鼙鼓动地来,一场浩浩荡荡的安史之乱爆发 。
不过,个人以为,从当时的历史记录来看,安禄山最大的底气有三个,一个是大军师严庄,此人阴谋诡计堪称无双,另一个是唐朝无能,最后就是最彪悍的史思明和他手下的军人 。所以,安史之乱的大爆发,史思明至少占了三分功劳 。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真正祸首:假若他再多活几年,唐朝可能会提前灭亡
文章图片

在之后的历史中,安禄山慢慢的位居幕后,而征战天下的主力则变成了史思明 。此人打仗的确很强,当年纵横南北,杀人无算,就连长安也最终溃败 。
而且,随着一件事情的出现,史思明的历史重要性变得更高,那就是公元757年安庆绪之乱,这个奸诈的小子杀死了自己的老爹安禄山,结果搅得叛军阵容大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