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1946年东北解放军连续战败,为何不到一年时间,就突然反败为胜?
46-48年期间,东北国共两军的兵力之比和战局变化极为戏剧性 。实事求是地说,46年上半年民主联军(后来的东野)是难以正面抵挡国军进攻部队的,也确实在损兵惨重之后丢掉了东北中部要地四平、长春,南满除少部分地区外几乎丧失 。但是仅仅不到一年时间,攻守之势便在1947年突然逆转,原本极为被动的解放军在这一年突然就占据了东北的明显上风 。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快呢?
文章图片
46年上半年,东北我军约有兵力28万人,国军从关内开进东北的部队8个军,加上其他部队共31万人 。重点其实不在双方这几万人的兵力差异 。国军调入东北的部队,在46年以杜聿明为最高长官,尽遣在缅甸暴打日军的精锐部队,无论新1军、新6军,还是二等强军52军71军,都是平均战力和武器水平高于东野纵队的存在 。要知道46年不比辽沈战役时,我军装备和兵员素质上的差异不是拿嘴说说就能弥补的 。从我方的记录来看,仅仅46年四平争夺这一战,双方战损比就达到了8000:6800人,可见确实我军在东北初期硬实力是吃亏的 。另外,杜聿明也是当时国军少有的指挥官,大规模作战能力不俗,作为保安司令长官,他在46年指挥的进攻效率较高 。
文章图片
那为什么47年我军就明显强于46年,甚至已经扭转了实力对比呢?一个最重要原因,恰恰是国军在前一年的猛攻,引发的负面后果 。46年国军一度膨胀到29%东北土地,看起来似乎不多,但是大城市尽归其所有,人口也超过了整个东北的54%,这也是东北国军作战的巅峰成绩了,此后就是一路下滑 。国军此时看着风光,然而间接地导致东北解放军转变策略,不再在江南硬顶(也是客观条件使然),而是撤到松花江北面搞土地改革,大力征兵扩充势力,同时尽力搜罗日式武器,发展炮兵 。这就是东北的胜负手了,恰恰在此时,国军兵力不足的劣势体现了出来 。为何这样说呢?
文章图片
【东北|1946年东北解放军连续战败,为何不到一年时间,就突然反败为胜?】30多万部队,进攻的时候可以凶猛锐利,但是事情没这么简单 。国军每打下一座城市,都是需要分兵驻守的 。待东北解放军过江之后,国军反而没有足够兵力追击(不考虑其内讧和美国干预)了 。当然此时国军也难以预计到解放军在江北的后勤发展如此有力,正是放弃了死守大城市的错误打法,转到我们擅长的农村建设,东北我军才真正走上正轨 。到1947年4月,还不到1年的时间,我军在东北的部队便通过江北的迅速建设,达到了47万人的客观规模,首次超过了国军在东北的人数 。可以说48年看似是东北决定胜负的一年,但是战局的真正变化,其实是在1947年中期就发生了 。
推荐阅读
- 成人|电商给出一组数据,成人用品短期销量暴增,东北女孩可能更开放!
- 液体|为什么说东北人冬天不能网购液体,妹子:我现在就非常后悔!
- 直播|初中毕业小伙做电商:短视频记录东北生活引600万人关注,一年为家乡带货上千万单
- 卸妆|冷得连隐藏的遗憾都那么明显 东北女子网购卸妆水冻成一罐雪
- 东北地区|签了战略合作,毕马威还把全球研发及交付中心落户在这里
- 大连海关|喜报!东北地区首票跨境电商“9810”出口货物在营口自贸区(综保区)顺利通关
- 山海关|山海关保卫战:国共在东北战场第一场激战,胜负如何?
- 东北地区|历史上闯关东的人,为什么要选择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饶的江南?
- 解放军|1950年,解放军击毙云南匪首龙三,师长张显扬大怒:谁打的谁负责
- 汪精卫|1946年老蒋炸开汪精卫墓,开棺后发现尸体未腐,口袋有张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