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柷|生于乱世,注定悲剧:作为唐朝的亡国君,李柷最终的结局有多惨?

文|格瓦拉同志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悲惨,或者被杀,或者自杀,或者被俘后受辱而死,鲜有能体面的过完余生者 。其中,唐朝亡国之君-哀帝李柷的遭遇,便堪称典型 。那么,李柷是如何沦为亡国之君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01 冲龄践位
李柷原名李祚,是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同时也是他最小的儿子,生于景福元年(892年),生母情况不明,很可能是一位地位卑微的妃嫔 。按照唐朝的制度,李柷年仅6岁便被册封为辉王,12岁时便开始进入仕途,担任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 。不过,李柷虽然官高位尊,但由于年龄太小、毫无治军理政的经验,因而并无实际权力,更何况在权臣跋扈的时代,也不可能让他扮演重要角色 。
李柷|生于乱世,注定悲剧:作为唐朝的亡国君,李柷最终的结局有多惨?
文章图片

【李柷|生于乱世,注定悲剧:作为唐朝的亡国君,李柷最终的结局有多惨?】皇族、公卿被屠戮殆尽后,唯一能阻碍朱温野心的,便只剩下唐哀帝的嫡母何太后而已 。不过,何太后鉴于局势危急,并不敢出手阻止朱温篡位,而是派宫人阿秋、阿虔与蒋玄晖通信,哭求一旦改朝换代,希望能放过她们母子的性命,而心有不忍的蒋玄晖也为此向朱温提出申请 。没想到,蒋玄晖的做法激怒朱温,非但没有保住何太后的性命,反而连自己的命也一并搭进去,时在当年十二月 。
对于朱温的专横跋扈,作为傀儡的唐哀帝毫无应对的办法,唯有暗中饮泣而已 。不过,在极其有限的职权范围内,唐哀帝还是尝试着做过两件事,但均以失败告终 。第一件事情发生在天祐二年(905年)九月,唐哀帝要求册封乳母杨氏、王氏为昭仪,另一位乳母王氏为郡夫人 。但是,宰相们秉承朱温的意志,最终迫使唐哀帝降低要求,将杨氏加封为安圣君,王氏为福圣君,另一位王氏为康圣君 。
李柷|生于乱世,注定悲剧:作为唐朝的亡国君,李柷最终的结局有多惨?
文章图片

第二件事情,发生在同年十一月 。当时,唐哀帝依照传统,准备在十九日亲祠 圜丘 以祭天,当时各部门已做好举行礼仪的各项准备,而宰相们也已下南郊坛熟悉有关仪式 。但是朱温得到消息后却勃然大怒,认为举行祭天之礼意在为唐朝延长国祚,实在难以让他忍受 。有关官员探知朱温的心意后惊惧交加,就寻找各种借口要求改期,最终使此事不了了之 。朱温的专横跋扈,由此可见一斑 。
03退位及遇害
按照朱温最初的设想,他本打算在平定河北、统一中原后再僭号称帝,但无论是河东藩帅李克用、凤翔藩帅李茂贞还是幽州藩帅刘守光,都是难以战胜的劲敌,加之朱温因酒色过度而导致多病缠身,不能不引起他的忧虑 。在这种情况下,依附于朱温的魏博节度使罗绍威便以“今四方称兵,为梁患者,以唐在故也”为由,劝说主子篡位称帝以聚拢人心、徐图征服海内的大业 。
李柷|生于乱世,注定悲剧:作为唐朝的亡国君,李柷最终的结局有多惨?
文章图片

正所谓“一语点醒梦中人” 。深陷迷茫的朱温对罗绍威的建议大为认可,随后从河北前线返回洛阳,威逼唐哀帝将皇位“禅让”给他,并由此创建五代时期第一个王朝-后梁,时在天祐四年(907年)三月 。至此,立国289年的唐朝正式灭亡 。朱温篡位后,罗绍威因劝进之功获得重赏,进封邺王、守太傅、兼中书令,并获赐“扶天启运竭节功臣”的称号 。
唐哀帝退位后,被降封为济阴王,迁往开封以北的曹州居住,一举一动都受到严密监视 。虽然被迫退位,但包括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剑南西川节度使王建等人在内,强势藩镇们依然尊奉唐哀帝为天下共主,并公然打出“铲除国贼、兴复唐室”的旗号 。如此一来,深感不安的朱温,不得不铲除唐哀帝这个“眼中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