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_娱乐|新《三国》明明比老版的《三国》好看很多,为何还被很多人批评?( 二 )
《大话西游》《西游降魔》忠实《西游记》了?新老三国都有可取之处,我本人都看过好几遍,从影视角度看新版更胜一筹,毕竟审美技术投资更有优势,但老版在那个年代实属不易,只能说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也许未来会有更优秀的版本 。你这样强行拔高自己,其实只会矮化自己,原谅我的不吐不快 。
文章图片
其实老三国对原著的改编,也是有很多地方的,而且合情合理并不违和 举几个例子,李肃游说吕布时说董卓明知天下人唾骂也要另立新帝,真乃大仁大义,唬得吕布说出公此言虽闻所未闻,倒也不无道理的话,就好像李肃是穿越来的!现场效果非常神奇 诸葛亮在周瑜死后评价周瑜并非气量狭小之人,只是恨诸葛亮不能为东吴所用 英雄惜英雄之意油然而生 诸葛亮逝世五丈原,原著是死于军营帐篷之中,老三国改为了最后巡视军营中无声而终,在前面还加入思念关羽张飞冥冥中保佑自己的内心独白,看的热泪盈眶 这些都是原著没有的,其实老三国改的也很多,仔细看才能发现那时导演的良苦用心 。
文章图片
高希希拍的这是《三国》,不是三国演义,此三国非彼三国,为什么不能是三国志呢?为什么名著就不能改编呢?为什么拍十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就一定要每一个情节都按原著来拍呢?那还不如连台词都照抄书上就好了 。三国演义的原著从小学就开始看,里面的情节也算滚瓜烂熟了,不过我更喜欢新版三国,喜欢新的解读,新的看历史的角度 。
你可以回忆一下,80年代开始拍的第一版的四大名著,是不是都是忠实于原著的,不错,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在当时那个年代成为不可逾越的经典 。时代在发展,从新的角度去重新解读名著,是很好的尝试,我就觉得将史实与小说结合,这个尝试挺好 。小说本就是人创作出来的,后人当然也可以试着将自己的理解加入电视剧里去,就像水浒西游其实都有若干人参与创作一样,不必太过于纠结 。
文章图片
老三国里人物形象绝对符合剧情的刻划,唯一缺陷是马上对打的激烈场景太少了,因为贯穿三国全程的是一部战争史,但就像新红楼梦里女性清一式铜钱发型一样,新三国都他妈清一式玄色服装,色调单一,人物造型不大符合剧情,凡重拍的决策人总是要另劈溪径,偏要拍另外一番面貌,这是一着险棋,弄不好就要全军履没 。其实新旧版本都有其长项与短版 。老版《三国演义》的好处是忠实原著,无论在对话语言和故事情节上都坚持了这一点,因此给人总体感觉是比较正统,这是老版的优点 。缺点是娱乐性不夠,武戏打斗太实,显得观赏性不足;新《三国》的优点在于它具有较好的娱乐性,尤其是打斗场面热烈有趣,很符合现代人的观赏兴趣,缺点是杜撰部分太多,而且有些重大情节被删掉了(如七擒孟获),整体地看,有些地方显得太儿戏了 。
文章图片
三国演义是忠于小说,而且剧情太精彩了 。如果不说是小说的话还真以为是真正的历史 。客观来说三国没有好坏,三家都是想统一天下,但是在主观意识来说是要拥刘反曹,因为刘备是继承大汉,在古代思想来说作为人臣就得为国为民忠于国(汉),兴国(汉) 。举例子,姜维,我觉得他是最悲剧的,思想很坚定,一个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一个确实是为了汉室,如果不是这两个思想不会坚持下去的 。老三国是在还原三国演义,新三国是在还原导演解读和思考之后的三国演义 。老三国的人物塑造更脸谱化书面化,更接近演义里崇刘抑曹的主旋律 。新三国更有血有肉,不是非黑即白 。总之不爱动脑子的肯定喜欢老版,爱自己琢磨的肯定喜欢新版,这是两种人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没有对错 。
推荐阅读
- 朋友圈|微信又更新!朋友圈这种图不能发了?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新社|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岚图FREE|岚图FREE首次OTA升级 新样貌与新体验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邮件|华为花瓣邮箱 App 新版测试:支持多账号登录,新增保护邮件活动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