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三百年间最牛的宰相: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三 )


唐肃宗听完 , 随即改变主意 , 封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 , 诸如李光弼、郭子仪等众将皆受元帅节制 。
事后 , 对皇位毫无兴趣的建宁王李倓在听闻这段宫闱秘事后 , 亲自求见李泌 , 说正是李泌的仗义执言 , 救了自己一条性命 。
李隆基|三百年间最牛的宰相: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文章图片

然而 , 建宁王李倓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
彼时 , 在唐肃宗的后宫 , 张良娣因“性巧慧 , 极能迎合肃宗之意” , 颇受信任 。而张良娣原本与唐玄宗也极具渊源 , 她的祖母邓国夫人为唐玄宗生母昭成皇后的亲姐妹 。唐玄宗幼时 , 姨母曾对他“鞠爱笃备” 。可以说 , 张良娣的出现 , 多半有唐玄宗想要监视或督促太子李亨的意思在里面 。
当张良娣极力在唐肃宗面前表演各种“仓猝之际 , 以身当之”、“产后三日即起为战士缝衣”等笼络人心的行径时 , 偏安西南一隅的唐玄宗都看在眼里 。为了奖励儿媳的“丰功伟绩” , 唐玄宗还特地将只有帝王游猎时才享用的“七宝鞍”送给了张良娣 。
面对张良娣 , 唐肃宗并没有太多真情 。
但为了讨好唐玄宗 , 唐肃宗向李泌表达了内心的想法:“朕想使良娣正位中宫为皇后 , 以安上皇(唐玄宗)之心 , 先生以为如何?”
李泌心知 , 此事不过是唐肃宗想要做做样子 , 本没有理由阻止 。可对于这位自己深交了数十年的帝王 , 李泌很清楚他的弱点 。加上此时正值乱世 , 封后一事耗费巨大 , 所以李泌表示极力反对 。
见李泌未同意立后一事 , 唐肃宗也就先搁置了此事 。
建宁王李倓在听闻这件事后 , 痛哭流涕 , 跑到父亲唐肃宗面前 , 切言:“儿臣认为如今虽忧虑祸乱未平 , 但陛下从善如流 , 过不了多久必能见陛下迎回上皇 , 以表孝心 。”
李隆基|三百年间最牛的宰相: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文章图片

▲建宁王李倓 。图源/剧照
凡此种种 , 让张良娣心中生起对李泌和李倓二人的仇恨之心 。
于是 , 张良娣联合唐肃宗身边的亲信太监李辅国 , 诬告建宁王李倓阴谋杀害兄长广平王 , 夺取天下兵马元帅之职 。想起从前李泌所言 , 唐肃宗未免后怕 , 当即下旨杀了自己的亲儿子 。
事发后 , 广平王李俶及李泌皆“内惧” 。
为了给关系极好的弟弟李倓报仇 , 李俶甚至想到要借用手中的兵力 , 起兵造反 , 杀掉张良娣等人 , 匡扶社稷 。但李泌出言劝阻了广平王 , 他说:“不可 , 王没见建宁王怎么惹祸的吗?”
李泌表示 , 广平王你只要事事顺从张良娣即可 , 无须担心你的太子之位 , 她不敢动你 。至于我 , 等帮完陛下之后 , 我打哪来回哪去 , 不碍事 。
果不其然 , 此后 , 张良娣虽仍怀不轨之心 , 表面上对李俶等人却还是客客气气 。
李隆基|三百年间最牛的宰相: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文章图片

宝应元年(762年) , 唐玄宗、唐肃宗相继驾崩 , 即位的正是先帝们属意的广平王 。而李泌在平叛大局已定之际 , 即兑现承诺 , 重新归隐山林 , 韬光养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