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80年代一农民登基做皇帝,封蒋介石为王,纳6村姑为妃,结局如何

皇帝这一称谓从秦始皇建立到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持续了两千多年的时间 。进入民国以后,虽然发生了几次复辟事件,比如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但是都没有形成什么气候 。
新中国成立以后推行民主政治,皇帝这一称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远到只能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 。但是实际上“皇帝”这一称呼并没有离我们远去!
在80年代一个四川的农民竟然在农村称帝,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而且分封了王侯将相,建立了武装力量,更甚的是他还建了后宫,纳了6个“皇妃” 。可谓猖狂至极!
他是受了什么刺激才做出这种荒唐事的呢?最后的下场如何呢?
话不多说,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位80年代的“土皇帝”——张清安!
蒋介石|80年代一农民登基做皇帝,封蒋介石为王,纳6村姑为妃,结局如何
文章图片

图|《五公经》片段
没过多久,廖春堂就在自己的村子发展了十几名信徒,张清安也走街串巷向周边百姓宣传其臆造出来的理论 。
由于当时农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巴中一带群山环绕信息闭塞,没几个月的时间,张清安就拥有了数十名信徒 。
在这期间,张清安经常在召集自己的信徒开展集会,每次集会他都会宣传自己臆造出来的“末日说”,并且鼓吹如果不想在末日中丧生,就要信奉他的《五公经》 。在集会期间张清安还端来一碗清水,要求每一位信徒咬破手指,挤出鲜血,滴在水中,歃血为盟!像极了电视节中常见的磕头拜把子场景 。
在有了百余名信徒以后,张清安开始做起了“皇帝梦”:自己坐在皇帝宝座上,底下众人跪在地上,齐呼万岁 。
蒋介石|80年代一农民登基做皇帝,封蒋介石为王,纳6村姑为妃,结局如何
文章图片

图|影视剧中的皇帝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在有了当皇帝的想法之后,张清安和廖春堂一起,来到巴中县城,两人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皇帝的皇宫选址 。在途中两人又开始畅想“皇帝梦”,畅想着自己的“王国”能够传至万世!
当两人步行至一处戏楼前时,发现戏楼高大华丽,是整个巴中县城中最高大的建筑 。于是两人暗中商议,把这座戏楼作为皇宫 。可见两人确实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一座戏楼就满足了!
6月份一个月的时间里,张清安一直在家中未曾外出,在这期间他编写了一部叫《天律森令》的书,按照张清安的说法,这本书是其以后立国的法律文件,整本书一共4万多字,全都是用毛笔书写而成,可见张清安还是费了一定的功夫的 。
经过一个月的考量,张清安和一部分骨干决定在7月2日登基称帝,关于登基的地点,张清安最初定在自己家中,但是由于其家中太过于寒酸,无法体现皇帝登基的威严,最终决定在一个较富裕的信徒家中登基!
为了营造登基称帝的仪式感,这帮人还在院子里用土筑起了一个高台,名为登基台 。可见张清安这“皇帝”当的也够寒酸的!
蒋介石|80年代一农民登基做皇帝,封蒋介石为王,纳6村姑为妃,结局如何
文章图片

图|张清安的“皇宫”
在一些骨干分子和信徒的准备下,登基的条件基本成熟,7月2日凌晨,张清安登基仪式开始,为了营造“君权神授”的气息,骨干分子何变在张清安登基时突然倒地,醒来后称自己梦到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告诉他:张清安已得天命,马上就会成为皇帝,廖春堂是副皇帝 。
何变完成这一出闹剧以后,在场的众人(也就十几个人)向着张清安高呼万岁!
在现在看来张清安这种装神弄鬼的行为可笑至极,看来张清安也确实读了一些书,他的这种做法和当年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如出一辙,绝对是盗版抄袭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