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十万日军为何没能夺取重庆?关键就在于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决战

1943年5月,日军调集了7个师团和1个混成旅团,总计约10万兵力,从鄂西沿长江南北两岸西进,杀气腾腾地向长江三峡逼来 。
这里是拱卫陪都重庆的最后一道门户,这里也是中国大西南腹地的最后一道关卡 。
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亲自挂帅,指挥这次进攻 。
日军这次作战的对手是国民党第六战区,其主帅就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陈诚 。
第六战区是在宜昌失守后新组建的一个战区,由于它直接负责保卫重庆的门户,因此其地位显得格外重要 。
陈诚到恩施就职前,蒋介石意味深长地对陈诚说:“恩施据说是古代的夜郎之国 。我现在拨5个集团军、40万兵力给你,望你能在夜郎之国,顶住日本这个世界军事强国!”
然而,当此次日军向三峡和鄂西进攻时,陈诚手下的5个集团军却只剩下15万人了 。
日军|十万日军为何没能夺取重庆?关键就在于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决战
文章图片

等日军步兵冲到有效射程内,一声令下,轻重机枪、步枪、迫击炮、手榴弹一齐上,构成一张严严实实的火网,打得日军尸横遍野 。
18师还不断组织反冲击、侧击、伏击、夜袭,战术变化多端,花样百出 。日军每次进攻,都极少有人生还,伤亡之惨重,前所未有 。
18师师长罗广文,本已升任第18军副军长,但因新师长覃道善尚未到职,因此他继续留在18师任职,刚巧赶上了这场硬仗、恶仗 。
罗广文性情耿直、刚烈,他对上次宜昌之战中第18师不光彩的表现,心中一直耿耿于怀 。为了防止出现上次那种不战而逃的情况,罗广文此次亲自提枪上阵,到第一线督战指挥 。
他再三警告各级军官:“谁敢丢弃阵地,老子就毫不客气地枪毙谁!”
他一次又一次地巡视各处阵地,每到一处,他都尽力鼓励将士们奋勇杀敌、洗雪奇耻!
日军|十万日军为何没能夺取重庆?关键就在于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决战
文章图片

在罗广文的指挥和鼓励下,18师官兵士气高昂,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
在冬青树、枣子树坳阵地上,日军丢下了800多具尸体,直到守军伤亡殆尽,日军才战战兢兢地爬上了阵地 。
在峡当口,18师与32军第5师第14团并肩作战,配合极为默契 。
【日军|十万日军为何没能夺取重庆?关键就在于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决战】18师在江边峭壁上的岩洞中布置了机枪阵地,每洞有3至5人,架设重机枪、轻机枪各1挺,备足弹药、粮食和饮水 。
这种机枪阵地射界开阔、几乎没有死角而又十分隐蔽、坚固,日军的迫击炮、步兵炮、山炮对它都无可奈何 。
当成千的日军涌入峡当口内小河两岸宽广的河滩上时,立即遭到了18师官兵轻重机枪的猛烈扫射,小河和沙滩被子弹打得像开了锅似的 。
日军|十万日军为何没能夺取重庆?关键就在于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决战
文章图片

日军成片成片地倒在了小河里、沙滩上,清澈的河水顿时被鲜血染红 。当日军跑向旁边的山坡,企图架炮反击时,又遭到了第5师14团的火力侧射 。
18师与第5师14团互相掩护,交叉射击,左右开弓,打得日军无处藏身 。在这种交叉火网的夹击下,日军瞬间便伤亡了近千人 。
日军见势不妙,竟惨无人道地使用国际公约中明文禁用的窒息性毒气和糜烂性毒气 。
一团团黄绿色、灰黑色的烟云笼罩了18师和第5师14团的阵地 。
18师中毒官兵有的五官扭曲,口吐白沫,有的全身肿胀溃烂,最后全部阵亡 。
5月26日,日军逼近了石牌要塞核心阵地 。
守卫石牌要塞的第11师是18军中资历最老、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也是陈诚起家的血本,可谓是“王牌中的王牌” 。
日军|十万日军为何没能夺取重庆?关键就在于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决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