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大决战》:为什么陈诚替换杜聿明主政东北也注定失败?五点原因

《大决战》上篇文章分析了我方东北优势开始凸显,杜聿明在林大帅1947年5月发动夏季攻势之后,累得肾病尿血,刚好蒋介石对其不满意,直接把他撤职回南京,而让闲职的陈诚取而代之 。
【陈诚|《大决战》:为什么陈诚替换杜聿明主政东北也注定失败?五点原因】陈诚个人能力还是很强的,但由于心胸狭窄、排除异己出了名,与部下和同事很难好好相处,也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陈诚|《大决战》:为什么陈诚替换杜聿明主政东北也注定失败?五点原因
文章图片

陈诚|《大决战》:为什么陈诚替换杜聿明主政东北也注定失败?五点原因
文章图片

4,整顿军纪,以军为单位来守卫大城市和交通要道 。这样虽然起到一些恢复生机与活力的作用,但由于军与军之间隶属关系不明确,配合上互相扯皮,也造成了后期作战中的推诿懈怠 。
5,陈诚走马上任的时候,我方也开始总结夏季攻势的经验教训,并对军区进行整编大练兵 。1947年8月51.8万人的兵力磨刀霍霍向猪羊,等待陈诚的将是我方九个纵队凶猛的“秋季攻势”、"冬季攻势" 。
陈诚|《大决战》:为什么陈诚替换杜聿明主政东北也注定失败?五点原因
文章图片

陈诚|《大决战》:为什么陈诚替换杜聿明主政东北也注定失败?五点原因
文章图片

随后的战事我方主动出击,破袭中长路、北宁线主要交通要道,粉碎了陈诚的“确保北宁、维护中长”的战略,逼迫国民党进入防御守势 。
陈诚|《大决战》:为什么陈诚替换杜聿明主政东北也注定失败?五点原因
文章图片

至此,东北86%的土地已经被解放,我方形势喜人!
今天就聊到这 。欢迎点关注、留言、转发,一起追剧追星读书 。
不俗的观点,品味娱乐人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