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靖康之变”发生后,南宋是如何报复金国的?700万金人仅存10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他的《满江红》中,表达了自己对“靖康之耻”的悲愤以及收复河山的雄心壮志 。“靖康之耻”也称“靖康之变”,是指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并掳走徽、钦二帝的历史事件 。
首都沦陷、皇帝被俘,北宋也因此灭亡 。“靖康之变”中,除了徽钦二帝被俘之外,几乎所有的赵氏皇族以及后宫妃嫔、贵卿朝臣等,都被金军俘虏北上 。
金朝|“靖康之变”发生后,南宋是如何报复金国的?700万金人仅存10万
文章图片

【金朝|“靖康之变”发生后,南宋是如何报复金国的?700万金人仅存10万】打不赢蒙古,金国便又想着南下找南宋的麻烦,所以南宋与蒙古非常愉快的达成了联合,毕竟金国是双方共同的仇人 。对于蒙古崛起的势头,南宋君臣并非不知情,但是为了报“靖康之变”的血海深仇,也顾不得什么唇亡齿寒了 。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南宋北伐大军与蒙军会师蔡州,开始了灭亡金国的最后一战 。
金朝|“靖康之变”发生后,南宋是如何报复金国的?700万金人仅存10万
文章图片

在合围蔡州之前,蒙军已经完成了对蔡州的战略包围,让此地成为了一座孤城 。之后宋将孟珙又得知蔡州城内已经断粮,便下了死命令:“当尽死守住阵地,严防金军突围!”眼见得突围无望、亡国在即,不愿做亡国之君的金哀宗便召集百官,传位给东面元帅完颜承麟:
朕所以付卿者,岂得已哉?以肌体肥重,不便鞍马驰突 。卿平日矫捷有将略,万一得免,祚胤不绝,此朕志也 。
在金哀宗的苦苦相劝之下,完颜承麟答应了,这也使得他成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亡国之君 。眼见得城池不保,年仅37岁的金哀宗自缢殉国,表现出了与“靖康之变”中徽钦二帝截然不同的血性与骨气 。金国灭亡后,存在于北方汉地的女真人受到了血腥的报复,原先大约700万人的规模锐减至10万,在汉地几乎被灭种 。
金朝|“靖康之变”发生后,南宋是如何报复金国的?700万金人仅存10万
文章图片

相比于蒙古,金国被汉化的程度明显更深,从国家战略层面而言更适合存在于宋蒙之间,成为南宋国家安全的一个保障 。但是为了报复金国当年的“靖康之变”,洗刷耻辱,南宋君臣选择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即便是后来要直面蒙古的铁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