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爷:大清唯一的“常务副皇帝”,雍正的铁杆,后代被慈禧赐死( 二 )
虽然不再被圈禁了,但是,允详也失去了康熙的喜爱 。
雍正登基,允详迎来了开挂的人生
雍正登基,有两个关键的人物,一个是隆科多,一个是年羹尧,但是,这两个人到最后都没有善终,只有允详,成为最大的赢家 。
雍正登基的第二天,就封允详为和硕怡亲王,在大清的爵位系统中,这已经是最高的了,每年啥也不用干,就有1万两银子花,而清朝的一品大臣,每年不过180两的俸禄 。
这还不算,雍正为了表达自己对十三弟的友好,追着允详屁股后面给他赏赐东西,允详想不要都不行 。
文章图片
比如,允详的生母,虽然死后被封为敏妃,但是家族仍然是包衣奴才身份,雍正就把他们抬出了包衣身份,正式晋级为贵族,再加封为“敬敏贵妃” 。
比如,允详的儿子们,原本已经有一个儿子被封为郡王了,雍正说:“再给一个,你看哪个儿子合适” 。允详死活不要:“我是亲王,已经有一个儿子是郡王了,我不敢再要了,免的别人说闲话” 。
这个郡王指标,允详生前是一直没敢要,直到允详死后,雍正才又封他一个儿子为郡王 。
比如关于陵墓 。允详奉命给雍正找万年吉地,最后在保定易县的梁各庄找到了一个“上吉”之地,就是现在的清西陵 。雍正说:“旁边的中吉之地也挺不错,就当你的陵墓吧,百年之后,咱哥俩还在一起” 。
一个亲王,地位再高也是万万不能进皇陵的,所以,允详坚决不收,在清西陵60公里外的地方,给自己选了一个陵墓 。并且让人亲自到那里去取一包土回来,然后一口吞下,才心安的说:“这下我就放心了” 。
除了这些优厚的待遇,在官位上,雍正给的也非常大方 。
允详历任总理事务大臣,议政王,总理户部,兼管吏部,工部,掌管圆明园八旗禁军,可以说,即财政,行政,人事,军事各种大权于一身 。
都说雍正是工作狂,在雍正手下干,同样也得有拼命三郎的精神 。
允详在雍正手下,那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身体力行 。本来就不怎么健康的身体,一下子就给拖垮了 。
雍正八年,44岁的允详就病逝了 。
面对唯一的好兄弟的去世,雍正悲伤欲绝,他下令,封怡亲王的爵位“世袭罔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铁帽子王” 。
清朝共有12位铁帽子王,前8位都是大清朝的开国元勋,都是用命在战场上换来的,后面4个,都是“恩勋”,也就是凭借和皇帝之间的恩情获得的,允详是第9个铁帽子王,也是第一个“恩勋” 。
另外,雍正还下令,特许允详改名为“胤详” 。这有什么含义呢?
在雍正登基前,他所有的兄弟,包括他自己,名字都是“胤某某”,比如太子胤礽,雍正胤禛,老十四胤禵 。但是,雍正登基后,为了避讳,雍正把他们都改成了“允某某” 。一字之差,其实含义巨大 。
在允详的葬礼上,老三胤祉迟到了,并且没有任何悲伤的表情,这让雍正非常生气,削去了他的爵位,并把他圈禁了起来 。
表面上看,是因为胤祉的迟到,实际上,允祥和胤祉之间早就有矛盾了,雍正只不过是替允详报仇而已 。
怡亲王后代,繁华落尽,恩宠不再
允详死后,雍正亲赐谥号“贤” 。
原来的怡亲王府,根据允详的遗命,改建成了一座寺庙,雍正赐名“贤良寺”,当时的面积很大,西临王府井大街,东至校尉胡同,北到金鱼胡同,南至帅府园胡同 。
1901年,李鸿章进京和八国联军谈判的时候,就是住在贤良寺,也是在这里去世的 。
怡亲王的爵位,由允详的七子弘晓继承了 。为什么给了七子,而不是长子呢?这就是允详的高明之处 。
推荐阅读
- 上市|国家网信办等十三部门:掌握逾百万用户信息平台国外上市须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十三部门修订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掌握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进行网安审查
- 淘宝|那个名叫“支付宝”,还想因此起诉马云的大爷,如今过得怎样了?
- 祖师爷|一个人身上出现这种迹象,是极其危险的信号,一定要防范于未然
- 信用卡|zhuan心省钱 篇十三:『用银联 1块过新年』红包抢不停!拼手速、拼人品、拼记忆力,总有一款适合你!附近期云闪付优惠!
- 芯片|华强北芯片倒爷永不眠
- 阿飞|华强北 芯片倒爷永不眠
- 义卖活动|第十三届“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活动
- 餐饮|解决餐饮老板十六大痛点(十三)如何借力线上生鲜平台实现仓储零库存?
- 斗鱼|卢姥爷要复活了?龙珠重新运营放狠话:为某开复出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