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在民间被美化成民族英雄,历史上,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国家罪人

评书又叫说书,是古代比较普遍的一种口头表演艺术,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项不可多得的娱乐活动,所以从清朝发展至今,它依然有着顽强生命力,只是评书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喜欢塑造人物的英雄形象,传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这就让评书拥有了一个弊端 。
【民族英雄|在民间被美化成民族英雄,历史上,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国家罪人】
民族英雄|在民间被美化成民族英雄,历史上,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国家罪人
文章图片

很快就事实就证明了宋徽宗呼延庆等人的草率,由于宋朝攻辽失败,金朝顺势拿下了辽上京、辽中京及辽南京,也就是燕云十六州等地,这时候宋朝去找金国要燕云十六州,对方反而指责宋朝没用,所以最后是宋朝花了二十万两银、三十万匹绢、租钱100万贯买回来的,且买的还是一座座被搜刮殆尽的空城,成为宋朝耻辱的烙印 。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尽管宋徽宗依然将这件事中的童贯等人当作功臣一一加官进爵,但是史书中却没有了关于呼延庆的记载,他既没有被嘉奖,也没有被赐死,只是像颗石头激起一阵涟漪就沉了底,但又因为落水的那一刻,造成了岸边不少人衣衫尽湿,所以人们想起他的时候,免不了还有几分咬牙切齿 。
民族英雄|在民间被美化成民族英雄,历史上,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国家罪人
文章图片

当然也不能将宋国遭受的所有苦难之根源,加诸于海上盟约,也不能说呼延庆力促签约,所以才有后来宋金大战,何况呼延庆也只是完成宋徽宗交代的任务,属于身不由己,但他完全没有个人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看到整个国家的局势,在这次盟约中,他又起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负主要责任,所以大家说一句国家罪人,也是应当 。
听惯评书、爱好小说的众人也应当时刻铭记,这些都是艺术作品,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情绪创造出来的东西,所以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在享受他们带来的乐趣之时,不要放太多情感倾向进去,否则就会使自己陷入美国政论家李普曼于《公众舆论》提出的“拟态环境”中,阻碍自己对于真相的探索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