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马力诺_历史|圣马力诺: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之国”,为什么没有被吞并?( 二 )


圣马力诺_历史|圣马力诺: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之国”,为什么没有被吞并?
文章图片

▲教皇国时期依然独立的圣马力诺
公元1243年 , 圣马力诺将行政权和教权分离 , 建立由两个执政者联合执政的体制 。这一体制打破了当时一人独掌政权的局面 , 是近代共和制度的开端 。因此圣马力诺被认为是第一个确立共和体制的国家 。
然而 , 此时圣马力诺城邦共和国面积仅有26平方公里 , 相当于今天圣马力诺面积的三分之一 。面积狭小的圣马力诺时刻面临着被周边的比萨、佛罗伦萨等强大国家吞并的风险 。
1263年 , 在圣马力诺执政者的支持下 , 圣马力诺民众在蒂塔诺山上修建了要塞 , 抵御入侵 。
圣马力诺_历史|圣马力诺: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之国”,为什么没有被吞并?
文章图片

▲ 圣马力诺地形 , 以山地为主 , 易守难攻 , 山下就是意大利
出于保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 圣马力诺通过了第一部成文法和宪法 , 规定了圣马力诺公民服兵役的义务 , 将圣马力诺打造成全民皆兵的国家 。
新航路开辟后 , 随着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 意大利城邦陷入衰落 。四分五裂的意大利成为了欧洲各路豪强争夺的前沿阵地 。
其中 ,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积极对外扩张 , 控制了意大利东北部 。全民皆兵的圣马力诺屡屡挫败奥地利的进攻 , 保持独立地位 , 成为了亚平宁半岛这片战火纷飞领地的一片“世外桃源” 。
圣马力诺_历史|圣马力诺: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之国”,为什么没有被吞并?
文章图片

▲圣马力诺修建的瓜伊塔要塞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打破了整个欧洲的宁静 。法国大革命所宣扬的自由平等思想动摇了欧洲等级社会的基础 , 俄国、奥地利、英国建立起反法同盟 。
意大利邦国因害怕法国大革命威胁到自己的利益 , 纷纷加入到反法同盟的阵营当中 , 但置身于“世外桃源”的圣马力诺没有参与 。
18世纪末 , 法国在拿破仑的带领下挫败了第二次反法同盟 , 并入侵了亚平宁半岛 , 在北部建立了亲法国的“意大利王国” 。圣马力诺因没有加入到反法同盟阵营、体量小和易守难攻的地势没有被法军征服 。
圣马力诺_历史|圣马力诺: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之国”,为什么没有被吞并?
文章图片

▲拿破仑征服亚平宁半岛
在战争中 , 拿破仑提出愿意帮助圣马力诺扩张领土、提供大炮和粮食 。然而圣马力诺执政者仅仅同意了收取粮食 , 拒绝了拿破仑提出的扩张领土和大炮的援助 。
拿破仑战争失利后 , 欧洲秩序重新被划分 , 意大利依然保持着四分五裂的状态 , 奥地利作为战胜国依然控制着意大利中北部 。圣马力诺在拿破仑战争后保全了自我 。
三、支持意大利统一换来的独立
19世纪40年代 ,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 , 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意大利的发展 , 法国大革命输出的民族独立思潮在意大利土地上风起云涌 , 要求意大利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 。
圣马力诺_历史|圣马力诺: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之国”,为什么没有被吞并?
文章图片

▲拿破仑战争后 , 意大利依然四分五裂
意大利统一的担子落在了两股政治势力的肩上 。一个是19世纪30年代通过工业化成为了意大利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撒丁王国 。另一个则是意大利统一的杰出领袖——加里波第 。
1848年1月 , 在意大利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爆发的反对专制的起义 , 打响了意大利反对封建压迫和追求民族独立的第一枪 。曾经帮助乌拉圭独立的领袖加里波第回到意大利 , 成为了意大利统一斗争的主力部队——红衫军的领导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