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津“混混儿”的江湖风云( 三 )


文章图片

他们选择“文打”,在码头上支起来十几口呼呼冒烟的大油锅,双方“抽死签儿”,抽到的就得自己跳油锅,哪边先不敢跳了,就是输了 。
第一个抽到“死签儿”的就是刘桂希,这可是“老大”啊,大家都以为这次还没开始可能就要结束了,但是刘桂希一点儿没犹豫,当时就跳下去了 。
天津|天津“混混儿”的江湖风云
文章图片

传说双方依次跳了7个人,才分出胜负 。
全天津卫最不爱吃炸果子的,估计就是这帮混混儿了 。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刘桂希、王海明这种体量的混混儿,没有选择“文打”,那么死亡人数肯定得是7个人的好几倍 。
天津|天津“混混儿”的江湖风云
文章图片

“混混儿道儿上”还有各种规矩,比如,去赌场(宝局子),割自己的一条肉做赌注,赌赢了拿钱回家,赌不赢就闷头挨打 。
要是被打到血肉模糊,还面带享受喊着“舒坦”,赌场老板不仅会派人给你抬回家,还得给你钱,这就叫“吃宝局” 。
文斗拼的是狠劲儿和心理素质,斗到哪种地步,谁也无法估算 。这就像一场流血的赌局,双方承受着漫长的心理折磨 。
天津|天津“混混儿”的江湖风云
文章图片

而且,这种对峙是自己对自己下手,所以即便是告到警察局,警察也不愿意多管 。
这也是当年天津卫混混的无赖和可怕之处 。
天津|天津“混混儿”的江湖风云
文章图片

旧时天津混混儿的打扮也很有特点 。
一般是“花鞋大辫儿”,有的还爱在辫花儿上还插一朵花 。
《河神》里面也写过:“大混混儿上法场时上身穿箭袖靠身蜈蚣纽,十三太保疙瘩袢,腰束英雄带,下身穿灯笼裤,脚踩抓地虎快靴,头戴英雄帽 。”
天津|天津“混混儿”的江湖风云
文章图片

为什么这样穿呢?
可能是按照戏曲、评书里面的“草莽英雄”打扮的吧 。
毕竟天津是“戏曲大码头”,对出场服装和脸谱代表着人物身份这一块,拿捏得很准确 。
天津|天津“混混儿”的江湖风云
文章图片

冯骥才笔下的《神鞭》里“玻璃花”这个人物形象,也非常贴近旧时天津卫的小混混儿 。

很多人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当年敢于如此斗狠的天津混混儿,就没有出现像杜月笙一样的人物,也没有形成有力的抗日力量呢?
大概是因为,大部分的混混儿虽然敢于对自己“下狠手” 。
但是,他们的“牺牲”需要有观众,需要“有面儿”,或名或利,必须有所得 。
天津|天津“混混儿”的江湖风云
文章图片

可是真遇到战争,洋人他不给你“面儿”啊 。
就像《狼烟北平》里的混混儿孙金发,玩儿了一辈子“文打”,甚至玩儿到了日本人面前 。
但是日本人的枪口只会对准你,而绝不会对准自己,于是孙金发玩儿砸了 。
天津|天津“混混儿”的江湖风云
文章图片

天津|天津“混混儿”的江湖风云
文章图片

所以,那些平时好勇斗狠有的混混儿,害怕自己毫无利益又无声无息的死于炮弹之中 。
到了关键时刻,他们没有勇气牺牲自己去抗日,而是依旧欺压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和穷苦艺人 。
天津|天津“混混儿”的江湖风云
文章图片

他们宁可当狗捞钱,也不敢直起腰板做人 。
天津|天津“混混儿”的江湖风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