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俗语:“驴肉香,马肉臭,饿死不吃骡子肉”,为何骡子肉不能吃?
《三国演义》曹操赤壁败走的时候,因为所有军粮都和战船一同烧毁,饥饿难忍时,曹操只得下令“割马烧肉”吃 。在古代,吃马肉是一种无奈之举,不仅因为马匹通常是军品,还有就是因为古人认为马肉不仅臭,而且还有毒 。
相反,马科属下的驴就不同,古人非常喜欢吃驴肉,而且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甚至演变出了许多以驴肉为主料的美食 。
可奇怪的是,作为马和驴杂交出来的骡子,古人却总结出“饿死不吃骡子肉”的说法 。为此古人将这三种肉食汇编成了一句俗语,“马肉臭,驴肉香,饿死不吃骡子肉”,以此来告诫后人不要吃骡子肉 。
那么为何古人会这么说?另外如今新疆地区不是一直都有食用马肉的习惯吗?那么古人又为何说马肉是臭的?
文章图片
第二,马肉确实有一些酸味,即便是一些少数民族有食用马肉的习惯,也需要使用大量的作料进行调和,才可去除这种酸味 。比如新疆地区食用马肉,一般都是采用烟熏、风干等方式才会食用 。
此外,古代中医认为马肉有毒,尤其是马肝,甚至可以毒死人 。这个说法在《本草纲目》、《随息居饮食谱中》都有提及,而且还给出了解毒之法 。
综合以上几点,所以古人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食用马肉的 。
那么问题来了,连“有毒”的马肉古人都会吃,为何古人却说“饿死不吃骡子肉”呢?
文章图片
骡子
对于这个问题解释起来也比较简单,一共就8个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众所周知,骡子没有生育能力,而古人讲究孝道,讲究延续香火,即便是纳妾制度,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所以在这种思想之下,古人很容易把吃骡子肉就不能生育联系在一起 。因此就算骡子肉很美味,就算自己极度饥饿,也不会食用骡子肉 。
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在古代有着多么的崇高地位,以至于如果犯下“不孝罪”,都无法被赦免,是必死的“十恶不赦”之罪 。
文章图片
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孔子的后代孔融,汉朝衡山王的儿子刘爽,三国著名思想家嵇康,以及明朝名士郑鄤等,都是因不孝罪而被诛杀 。而且他们所受的一般都是极刑,比如郑鄤就是被凌迟处死 。
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之下,古人才会有了不吃骡子肉的说法,毕竟和“不孝罪”比起来,即便是饿死也算是值得称颂的事情 。
【俗语|俗语:“驴肉香,马肉臭,饿死不吃骡子肉”,为何骡子肉不能吃?】参考资料:《俗语大全》、《本草纲目》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