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比李善长有谋略,比刘伯温还聪慧,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安然而退

古代帝王成就功业,大抵都要有一番“狡兔死走狗烹”的剧本,一如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也要将立下大功的韩信、彭越、英布等人一一诛杀,毕竟同患难易,共富贵难 。当然也并不是说没有皇帝能够“心胸豁达”,赵匡胤这一点上做的就足够好,“杯酒释兵权”,喝着酒吃着宴席,便安排了手下的后事,至少没有杀戮 。而作为从真正的平民出身而成就帝王之业的明太祖朱元璋,则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屠杀,即便是功劳如廖永忠、胡惟庸、蓝玉也概莫能外,而谋略天下的太师李善长大抵也不会料到自己被灭族,即便是聪慧如刘伯温,虽然早早的远离朝堂,但至于是否被朱元璋残害也让人莫衷一是,但却唯独有一人,早早的便致仕归隐,得以保全 。
朱元璋|比李善长有谋略,比刘伯温还聪慧,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安然而退
文章图片

朱元璋剧照
朱升此前因为眼见元朝腐败,便辞官讲学 。而1357年,更是为了免徽州府百姓之苦,只身劝降了元朝守将 。1358年,朱元璋找到了当时被人称为在世诸葛亮的朱升,向其询问大计,而朱升也为朱元璋指明了方向,九个大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成为了朱元璋能够积蓄力量,夺取天下的真正指导方针 。
虽然当时忽必烈的子孙,不复当年之勇,但事实上这样一个不做出头之人的做法,也为朱元璋能够在日后战胜陈友谅、张士诚成就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我们世人更加熟知的刘伯温,则属于这个政策的实行者,在给予了朱元璋军事之上的建议,助力其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并严明法纪,可谓是臣子典范 。
【朱元璋|比李善长有谋略,比刘伯温还聪慧,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安然而退】
朱元璋|比李善长有谋略,比刘伯温还聪慧,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安然而退
文章图片

刘伯温剧照
但李善长虽然谋略,刘伯温虽然聪慧,以朱升相比则就要不懂人心了 。而作为谋臣,前朝众多的事例并不少见,殷鉴不远是也 。
但是李善长却不自知,虽然自己儿子娶了朱元璋的临安公主,但在这狭隘的君王,在权力之下,也不能善果,70余岁却被灭门 。而刘伯温虽然聪慧,知道这前尘往事,更了解朱元璋,但却还是虽然为隐居,但实则是“退而不隐”,最后也落得一个病死的结局 。
朱元璋|比李善长有谋略,比刘伯温还聪慧,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安然而退
文章图片

朱升雕像
反观朱升,则就很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在1368年朱元璋登基之后,便被擢升为翰林院学士等职务,但与朱元璋多年,他又怎么会不知,1369年,便以回乡祭祖为由辞官,即便是后来朱元璋要封赏,自己也坚决不受,更有意思的是他也并没有回到老家,而是云游江浙,也躲过了朱元璋的狡兔死走狗烹 。
参考资料:《明史》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