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元帝|西晋灭亡,东吴为何不趁机复国,而是帮司马睿建东晋?

西晋八王之乱后期,东海王司马越击败诸王,取得了最后胜利,以太傅录尚书事的身份掌控西晋政事 。306年晋惠帝中毒死后,司马越立惠帝的弟弟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次年改年号为永嘉 。
永嘉元年(307年),司马越上书,奏请让安东将军兼徐州诸军事司马睿出镇建邺,其时王导为司马睿的司马,两人遂一起渡江赴任 。
晋元帝|西晋灭亡,东吴为何不趁机复国,而是帮司马睿建东晋?
文章图片

不过此事存疑,此时司马睿已经渡江半年有余,江东士族绝不会对他一无所知,绝不至于在路旁看到之后才纷纷拜服 。但故事情节虽不可信,但其反映出来的当时司马睿在江东的地位,以及吴人的猜疑心里,应当接近事实 。
名分既定,司马睿在王导的帮助下,一面接纳南渡的侨姓家族,一面拉拢本地的江东土姓家族,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各方利益的代言人 。
而经历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后,司马炎这一脉的人几乎被屠杀殆尽,司马睿这个原本是旁支的司马氏子孙,反倒成了皇室血脉最厚的人之一 。
在八王之乱的前中期,主要是司马氏诸王之间的对抗,而到了后期,主要是成都王司马颖和东海王司马越的对抗,他们各自在诸胡族之中交结党羽,借助其力量攻击对手,可以说是引胡人入中原的罪魁祸首 。等到八王之乱结束后,刘渊、石勒成为北方大乱斗的最终胜利者,313年晋憨帝被俘,西晋灭亡 。而司马睿则在南方站稳了脚跟 。
晋元帝|西晋灭亡,东吴为何不趁机复国,而是帮司马睿建东晋?
文章图片

当时的司马睿还未称帝,但刘渊、石勒也忙于对付北方的各种反对势力,对付族内残酷的权力之争,无暇顾及尚在建设的、十分脆弱的江左政权 。但是,江东各大家族也都明白,一旦刘、石取得胜利,结束了内部争斗,北方局势稳定下来,那么下一步必然要对南方用兵,可以说他们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军事压力 。
而南渡的侨姓家族,则与北方各政权有着难以化解的仇恨,因为其家人大多为胡人所杀,国家为胡人所灭,无论是感情上还是道义上,都与之势不两立 。
既然有了共同的敌人,那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们达成了一致 。然而,他们还需要有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只有这样才能团结所有的人,统一号令,抵御外侮 。而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身为皇室宗亲、镇守建邺的司马睿了 。于是在317年,西晋宗室与南北大族共同拥戴司马睿为晋王,第二年正式称帝,建立东晋,史称晋元帝 。
【晋元帝|西晋灭亡,东吴为何不趁机复国,而是帮司马睿建东晋?】事实证明,吴人的选择是正确的 。66年之后,前秦苻坚统一了北方之后,亲率八十万大军进攻南方,而在东晋朝廷的统一指挥下,在淝水之战中打败了前秦,保住了他们的利益 。设想如果不是他们当初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那么当苻坚大军来进攻时,有可能阻挡得住吗?而苻坚大军一旦打到江南,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晋元帝|西晋灭亡,东吴为何不趁机复国,而是帮司马睿建东晋?
文章图片

综上所述,因为北方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胡人政权逐渐兴盛,身在江东的吴人意识到,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自己,那么其家族利益将得不到保障 。为此,他们选择了具有西晋皇室血脉的司马睿,并与南渡来的侨姓家族联合,建立了一个能够保障自己家族利益的政权 。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特殊形势下建立的政权,并没有经过战争,司马睿的皇位不是打下来的,而是各大门阀士族共同推荐得来的,所以东晋从建立之初,就有一个特殊性,那就是门阀政治,而不是皇权政治 。在东晋,皇帝只是门阀家族利益的代言人,皇权甚至不能凌驾于士族特权之上,这种政治形态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之后的宋齐梁陈,还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