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基|深陷“封号潮”的大卖们,都去哪了?
2021年4月底,一张礼品小卡片掀起跨境封店大潮。
5月初,亚马逊“封号潮”便开始冒出了一些苗头,部分3C大卖店铺被关。紧接着,服装、家居、家电、健康护理等类目大卖接连“遭殃”,成百上千的店铺“一朝尽毁”,滞留上亿的库存……
个中缘由,众人皆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亚马逊平台上被封店的中国卖家超过5万,已造成行业损失金额预估超千亿元。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大卖账号恢复的声音戛然而止,平台肃清行动仍在继续。前脚一波大卖封号过后,后脚又传出中小卖家接到“警告信”,“封号潮”仍在继续……有部分卖家表示,将“出逃”亚马逊。那么那些上百店铺被封,至今账号又无法恢复的大卖又都去哪了呢?
“封号潮”下的跨境大卖正在“出逃”亚马逊?
眼下,大卖账号恢复遥遥无期,又有一部分中小卖家因违反买家商品评论政策收到警告信。在平台方的严厉打击下,部分卖家直呼想要“出逃”……但实际上,“封号潮”只是促成卖家“出逃”想法的一部分因素。除此之外,还有这些原因:
1. 大量新卖家涌入抢占市场份额,竞争愈加激烈。疫情的催化让跨境电商行业声名大噪,吸引了大量卖家进场,但同时也加剧了行业内卷。行业人士透露,亚马逊北美站上半年便涌入了170万新卖家。而Finbold分析的数据显示,亚马逊每天有3734名新卖家入场。
2. 爆满的卖家分割平台流量,红利逐渐减弱。亚马逊平台早期以流量红利为优势,卖家仅凭自然流量便可坐收渔翁之利,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卖家进场抢占市场份额,平台的流量红利在逐渐减弱。
3. 欧美经济刺激计划暂停,购买力下降。疫情导致大量海外群众歇业居家,为刺激消费,欧洲发布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计划。目前该计划暂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小卖家涌入、欧美消费力降低,预计整个下半年,大卖家将纷纷去库存,减少自己的备货量。
4. 新兴市场、新平台的崛起。互联网的发展和各个国家当地基础建设的完善,为全球跨境电商版图的不断扩大创造了条件,也让不少新兴平台捕抓到机遇。比如东南亚的Shopee、Lazada,韩国的Gmarket,法国乐天等等。
众多因素的加持下,当前的跨境电商卖家不再专注于单一的平台,而平台之间也不是“固步自封”的状态,更多的是开放合作。
大卖拓展渠道“自救”,Moosoo入驻敦煌网3天即出单!
受“封号潮”影响,卖家对于新渠道的布局需求愈发明显。一家跨境电商服务机构对近400位卖家发起的问卷调研显示,近七成卖家考虑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布局新的渠道,进行“自救”、降低风险。
渠道一:从国外转向国内,加大国内市场的投入,比如安克创新、Vesync等;
渠道二:如前文所提的新平台,机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部分的卖家占22%;
渠道三:布局独立站,2020年独立站被捧上风口,不少卖家趁势布局;2021年的“封号潮”下,有28%的卖家考虑布局独立站,铺设以独立站为主,平台为辅的跨境版图;
渠道四:拓展B2B平台,降低和分散风险。例如傲基、帕拓逊、极摩(Moosoo)等大卖近期纷纷加入敦煌网。在大批账号被封之后,动辄成千上亿的库存是大卖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文章插图
(图/敦煌网供图)
据了解,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傲基、帕拓逊等品牌之外,通拓、有棵树、泽宝也正在布局当中。在提到的众多品牌大卖里面,小家电品牌Moosoo是最早加入敦煌网的大卖,入驻3天,便收到一笔订单。截止目前,其7月的GMV已超过2000美金。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