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新一军回国后军纪败坏,孙立人怒斥:你们连日军都不如( 二 )


1942年4月7日,孙立人奉命接守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又派一一三团,策应英军撤退,并掩护位于第五军侧翼 。
此时的日军正在势头上,在同古和第五军遭遇,初试了一下火力,见第五军英勇善战,便避其锋芒,选择英军作为主攻目标 。
日军以两个师团的重兵打击英军,英军斗志已丧失殆尽,知道以迟钝之盾无法抗击锋利之矛,当一一二团和一一三团按命令到达指定地点时,英军不战而弃守,往北撤退 。
在英军的撤退中,因行动迟缓,英缅军第一师七千多名官兵及战车辎重部队被日军三十三师团两个联队包围在仁安羌镇区 。
英缅军第一军团长史利姆中将急忙向向中国远征军求援 。远征军总部命令距离最近的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星夜驰援英军 。
面对质量和数量都占绝对优势的日军,一一三团发挥夜战、近战、劈刺格斗战的特长,趁日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包围、追歼英军之际,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敌阵,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
孙立人又安排一一三团以班组小股兵力到处突袭,打了就走,乱其军心 。经过两天激战,终于救出了七千英缅军 。孙立人也因此一战成名 。
孙立人|新一军回国后军纪败坏,孙立人怒斥:你们连日军都不如
文章图片

在此战中,一一三团与十倍于我的敌军殊死激战,阵亡二百零四名,负伤者三百一十八名,击毙击伤日军大队长以下一千多人 。
可惜,仁安羌大捷只是昙花一现 。一个月后,日军利用英缅军溃败后留下的缝隙,急袭远征军后方八莫和密支那、腊戍 。远征军被迫决定撤回国内 。
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没有跟杜聿明的长官部和第五军一起翻越野人山回国,而是向西越过印缅边境,来到印度 。路上还收容了一千五百多名新二十二师官兵 。
1942年6月末,史迪威在印度得知孙立人不仅将部队完整无缺地撤到印度边境,还救出了一千五百多名友军时非常高兴,重新燃起训练中国军队的雄心壮志 。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自然成为受训的种子部队 。
说干就干,史迪威亲自奔走重庆和新德里之间,反复与重庆、华盛顿、伦敦函电交驰,说动蒋介石同意补充兵员、罗斯福同意提供军事装备和担负主持训练、英印当局同意负担中国军队的给养和服装,并拨出原来预作意大利战俘集中营的比哈尔邦蓝伽全部营房场地作为训练基地 。
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到达蓝伽后,发现原有的营房不敷分配,遂率官兵搭起一排排草黄色帐篷;操场不大,新 三十八师官兵就刈除杂草,平山坡、开荒地,填充坑洼,扩充地面面积,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建成几个训练场和靶场 。
1942年8月3日,蓝伽训练营在总指挥部的领导下正式开始训练工作 。军官接受的训练是作战技巧、战术、战时不同兵种的配合协同;士兵训练是熟练使用冲锋枪、喷火器、坦克、榴弹炮等美式武器,以及如何执行专门作战任务 。
孙立人|新一军回国后军纪败坏,孙立人怒斥:你们连日军都不如
文章图片

训练之初,因翻译人员不敷应用,美国教官上课时多用图解和示范,受训者自行做笔记 。实施两周的结果成绩非常圆满,美国教官们在感到意外和惊奇的同时,不得不对中国士兵刮目相看,并倍加赞赏 。
蓝姆伽训练期间,孙立人拒绝一切应酬,全心全意、夜以继日地训练部队 。甚至连蓝伽周围的一些名胜古迹,他也未曾涉足 。
在“国军”别的部队,普遍存在“喝兵血”现象,大多数军饷,都让大大小小的“官长”盘剥落入私囊,新、老兵缺乏营养,根本没有体力进行军事训练,更别提打仗了 。
孙立人则不同,要求新三十八师各级军官要把军饷发到位,每个月公布一次军队经费开支情况 。美国人大量供应午餐肉,孙立人也是想办法优先供应一线作战部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