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业如何有效地切入汽车后市场(多图)( 二 )


消费者:旧车的新车主,大多是第一次购车,汽车知识严重匮乏,无法辨别一辆车的车况到底如何,(当然,多数“老司机”也没有这个能力 。)他们最多只能去评判价格是否合适、手续是否齐全等 。
经销商:经销商是二手车交易的一个重要角色,而且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被取代,网络平台也不可能“消灭”经销商这个角色 。所有卖车的原车主都希望自己的车能卖个好价钱,通常这个期望会超出市场的实际成交价 。对于一个车主来说,自己的车“落地打八折,三年贬一半”,确实难以接受 。而且,卖车通常是一件不太着急的事情,车主从萌生卖车念头到真正下决心卖掉,往往会经历数月半年的时间 。而对于想买车的消费者来说,价格是最敏感的,但也不会为一辆车犹豫很长时间 。经销商在其中的作用很重要:“嫌卖车价格低,你可以现在不卖,什么时候要卖了再来找我 。”“现在没有可心的车,你可以随时来,我随时上新货 。”所以对卖车的人来说,只有经销商是随时可以成交的;而对于买车的消费者来说,经销商那里才随时有我想买的车 。
经销商的运营模式很简单:低买→整备→高卖 。对于经销商来说,收上来的所有车辆都是货品,都是可以卖的,车况好的价高,车况差的价低 。但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机会”,把车况差的车“整备”成车况好的车就可以牟取超额利润,还有个别经销商专门做这样的“业务” 。这就使得消费者更加担心买到问题车 。
独立检测方:各大交易市场和平台都提供自己的免费检测服务,但这个检测未必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检测,因为市场和平台的目的都是为了“撮合交易” 。这也就催生了一些独立的第三方检测公司,比如“师傅看车”,就是由买家付费进行“购前检测”,而不参与最终交易 。但是这种购前检测服务也有一个问题:客户付费购买了“购前检测”,如果检测出这辆车有问题,客户最终就不会购买,虽然客户避免了购买问题车产生的巨大损失和麻烦,但感觉上没有买到车还支付了检测费用,心理上会很不舒服 。
三、用保险来解决问题
二手车市场的信誉问题真实存在、而且必然存在,那么保险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车况险”的解决方案是,为每辆车提供一个信用保证加上延保保障 。操作过程如下:
1、由保险公司委托检测机构对经销商手中的待售车进行事先检测,如检测发现该车发生过火烧、水泡及其他重大事故,则保险公司不予承保 。
2、对车况正常的车辆,根据车辆及检测报告,系统自动生成该车的车况险保单,同时生成对应的二维码,一车一单、一车一码 。二维码打印放置在该车旁边 。
3、消费者在看车时,看到二维码和宣传资料,可知该车拥有“车况险”保障,不必再质疑此车是否发生过重大事故,只需关注价格等要素 。
4、消费者决定购车时,扫描二维码,获得车况险详情,支付并激活该车的车况险保单 。
5、在保险期间内,如果消费者发现该车在购买前发生过火烧、水泡及其他重大事故,保险公司将进行赔偿 。这是对经销商的信用给予了保障 。
6、在保险期间内,在消费者使用该车时,如果发生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三大部件的非事故、非人为故障,保险公司也将进行赔偿 。这相当于汽车在厂家质保期后的延长保障,也进一步保证了该车的车况是真实可靠的 。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车况险”能使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最大限度降低顾虑,提升购车信心 。从经销商来说,不必再为一辆车的车况与消费者反复沟通,让二手车的销售过程变得更为顺畅 。从二手车市场的管理者来说,这款产品能够帮助经销商提升销量、树立销售诚信,对二手车经销商进行优胜劣汰,为规范和净化二手车市场提供了系统性的支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