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西蒙古|中立不是你想立,想立就能立?为何说蒙古永久中立注定遥遥无期?

蒙古,一个志大才疏的小国 。
漠西蒙古|中立不是你想立,想立就能立?为何说蒙古永久中立注定遥遥无期?
文章图片

只不过6年时间过去,蒙古还是那个一塌糊涂的老样子,而所谓的“永久中立”也似乎遥遥无期 。而之所以如此尴尬,根本原因在于永久中立的条件,蒙古一个也不具备 。
作为夹在中俄之间的内陆国,虽然蒙古邻国有且只有两个,气候环境更是相当恶劣,但蒙古的“区位优势”却相当出色 。
由于中俄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国,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眼中钉和肉中刺,所以围追堵截是美国的保留节目,时至今日亚欧大陆依旧处处保留着美国上蹿下跳的足迹 。
但蒙古却有着“中间开花”的独特效果,试想,世界上哪里还有能同时让中俄两国都如鲠在喉的国家呢?这样高性价比的钉子,美国恨不得来它十个八个 。
所以关于蒙古永久中立这个事,美国第一个不同意 。
而日本作为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地,虽然在国际社会对美国亦步亦趋,叫它追狗它不敢撵鸡,但对蒙古问题日本也有着自己的脾气 。
漠西蒙古|中立不是你想立,想立就能立?为何说蒙古永久中立注定遥遥无期?
文章图片

鉴于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常年被俄罗斯羞辱,在东海方向又逐渐失去主动权,所以日本经过冥思苦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外线作战的思路,用小钱钱和蒙古打成了一片,企图以蒙古掣肘中俄,当然蒙古也投桃报李,不仅将日本人爱在心底,更为日本入常加油打气,俨然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
所以蒙古永久中立这个事,日本说什么也不同意 。
而作为事主的中俄两国,就更是让蒙古没了脾气 。事实上蒙古之所以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和中俄两国有莫大关系 。
最早的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千丝万缕,双方也在旷日持久的对抗中不断变迁 。从匈奴到鲜卑,从柔然到突厥,再从契丹到蒙古,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来了又走,从来不曾停留 。
13世纪,蒙古迅速崛起,并如狂风骤雨般横扫亚欧大陆,建立了疆域空前广阔的蒙古帝国 。1368年明朝建立后,蒙古退出中原,最后在明朝的猛烈打击下分崩离析 。15世纪达延汗虽然重新统一鞑靼,但终归昙花一现,蒙古也在明末清初逐渐分化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 。
漠西蒙古|中立不是你想立,想立就能立?为何说蒙古永久中立注定遥遥无期?
文章图片

1616年后金建立后,随即开始了对蒙古的征服,并于1635年彻底征服漠南蒙古 。
作为渔猎民族,清朝比小农经济支撑的汉家王朝更懂得如何经营北方草原,漠南蒙古也逐渐成为清朝的盟友 。
而彼时的沙俄,也开始了在远东的疯狂扩张 。
从1480年挣脱金帐汗国自立门户以后,深受蒙古影响的沙俄随即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彼时东欧平原上的游牧民族哥萨克作为半雇佣兵形式的军事集团,成为沙俄的重要盟友,为沙俄在远东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
1582年,第一批哥萨克翻过乌拉尔山脉,掀开了沙俄向远东扩张的序幕,在哥萨克的猛烈打击下,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等政权纷纷灰飞烟灭 。
1606年,沙俄前锋抵达西伯利亚周边地区;1639年抵达鄂霍次克海,并在1649年建立据点,标志着沙俄势力扩张到太平洋沿岸;1643年,哥萨克侵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 。
漠西蒙古|中立不是你想立,想立就能立?为何说蒙古永久中立注定遥遥无期?
文章图片

彼时清朝倾巢入关,东北形同白地 。等到清朝平定中原、消灭三藩且收复宝岛后,康熙皇帝从1685年开始两度对东北的沙俄侵略者用兵,确定了清俄的东段边界,沙俄也被迫退往外兴安岭以北 。
遭遇清朝迎头痛击后,沙俄一路继续向北侵入堪察加甚至越过白令海峡,另一路则不断西退,和漠西蒙古的准噶尔汗国勾结,疯狂进攻漠北蒙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