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音乐行业不拼"独家"后,未来拼什么?( 二 )
综合来看,不论是2016年合并之时,还是经营五年后的现在,腾讯音乐的“集中”都“可能造成版权费用提高、用户置换成本增加以及市场活跃度低等现象。”
对此,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7月24日做出了处理决定:责令腾讯及其关联公司不得与上游版权方达成或变相达成独家版权协议或其他排他性协议,已经达成的,须在本决定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内解除,与独立音乐人或新歌首发的独家合作除外。与独立音乐人的独家合作期限不得超过三年,与新歌首发的独家合作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此外,处罚决定书还显示,市场监管总局三年内有权通过监督受托人或自行监督检查腾讯及其关联公司履行上述义务的情况,腾讯三年内每年向市场监管总局报告履行义务情况,三年到期后不再报告。
腾讯音乐也在收到处罚决定书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将认真遵守决定,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依法合规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市场的良性竞争。腾讯将压实责任,与腾讯音乐等关联公司在规定时限内制定整改措施方案,按照处罚决定要求全面不折不扣地完成,确保整改到位。
文章插图
至此,随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重锤”落下,中国音乐市场的独家版权模式或将成为历史。
争夺独家版权成风
回望国内在线音乐的发展历史,会发现独家版权一直倍受争议,也正是该模式导致了十年来行业版权费以近百倍的幅度上涨。
音乐平台也因拥有独家版权兴、也因无版权而亡。行业鼎盛时期400多家音乐平台,到现在仅剩下不足十家。
腾讯能成为“独家版权”的最大受益者,主要归功于中国音乐集团的谢国民。
腾讯“独家曲库”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2016年与其合并的中国音乐集团(以下简称“CMC”),其前身为海洋音乐集团,由前新浪副总裁、新浪音乐负责人谢国民于2012年5月创办。
律师出身的谢国民在当年盗版横行时他便率先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以低价签入大量音乐的独家长期代理版权。同时,他还在2013和2014年完成了对酷我音乐和酷狗音乐两家平台的并购,掌握了近百家厂牌的独家版权,如海蝶音乐天浩盛世、可登音乐等。
音乐版权之战在2014年打响,腾讯旗下的QQ音乐起诉网易云音乐向公众传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等623首歌曲涉及侵权。最终网易云音乐下架相关歌曲。
2014-2015年间,酷狗音乐与虾米音乐、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均就版权问题打得不可开交。不过,也是在2015年,国家版权局出台了国内音乐史上“最严版权令”,要求“各平台需将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三个月过渡期内,数百万未经授权的歌曲线。
2017年9月,经过国家版权局推动,阿里音乐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达成版权互授合作。2018年2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与网易云音乐就网络音乐版权合作达成一致,版权互授比例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
2018年中,版权大战落幕,虾米音乐式微,网易云音乐起势,已取得领先地位的腾讯音乐在美启动IPO。
市场变数出现在2020年前后,网易云音乐重新发力版权,也拿下部分核心头部歌手的独家版权。
不过,在这一轮激战中,千千静听等平台被并购,虾米音乐关停,阿里大文娱退出战争。
不拼独家了,未来拼什么?
多年前,虾米音乐音乐人宋柯曾说,他心中完美的互联网音乐模式,应该类似于电影院线,版权各个平台都有,大家拼的是产品。
推荐阅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出行|网约车监管平台发布去年 12 月行业运行情况
- 超级会员|腾讯QQ音乐内测版上线超级会员!年卡348元
- 网易云音乐|「年度报告」刷屏,大数据真能代表你?
- 天猫|电商行业怎么了?大批商家退出淘宝,4个原因很现实
- 海珠|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
- 网吧|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
- 娱乐集团|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副总裁侯德洋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