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音乐行业不拼"独家"后,未来拼什么?( 三 )


音乐|音乐行业不拼"独家"后,未来拼什么?
文章插图
拼产品,或将是国内互联网行业在《反垄断法》之后的必然选择。
对此,各家音乐平台都有过不少尝试。
比如音乐内容服务形态上,去年疫情期间,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开始试水线上LIVE,其中腾讯音乐的TME live更着重于国民级国内大牌明星的线上演唱会,而网易云音乐的硬地LIVE和点亮现场行动,更看重的是其独立音乐的调性。
除了音乐内容本身,补充长音频业务也成为各个平台寻找增量的方式。去年4月,腾讯音乐推出酷我畅听,今年1月收购了懒人听书,并于4月将二者合并,近期成立了独立的长音频业务线。去年9月,网易云音乐也上线了“声之剧场”,主打年轻IP改编的广播剧和有声书。
可以看到,早在此次监管公布之前,在线音乐平台间的PK早已不限于版权,而是逐渐转变为产品、服务、内容、生态等多个纬度的竞争。
而纵观当前的在线音乐行业,腾讯音乐依然拥有8亿日活用户,体量优势明显;网易云音乐也提交了在港上市的招股书,有了资本的加持,会否拿到更多筹码?
而不论他们下一步落子何处,一个现实是当版权之争结束,新的时代即将来临。在这种情况下,谁能通过好产品、好服务讲出好故事,谁才能真正获得用户。
图片来源于公开网络,侵删。
【 音乐|音乐行业不拼"独家"后,未来拼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