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所倚仗的北府兵到底是什么军队?

提起淝水之战,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却很少有人提及在这场战争中作为弱势一方的东晋,所倚仗的这支在后期足以决定政权归属的军队——北府兵 。/font>
一、流民成军 www./font>
公元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晋朝宗室和南北大族的拥戴下即位晋王,年号建武,次年晋愍帝被俘,西晋彻底灭亡,司马睿即帝位,在魏晋名门琅琊王氏王导的协助下割据江南,东晋王朝正式建立 。内容来自br />
东晋建立之初,北方正陷入各个胡人政权的无尽争斗中,这些自东汉中叶或自愿或被强制內迁的民族,在西晋爆发八王之乱,朝廷失去对地方的管控和影响力后纷纷举兵叛乱,西晋灭亡后则开始争夺对北方的控制 。[985424.com]
或许是出于对长江天堑和南方地势险要的自信,亦或者是担心自己的实力不足,东晋对北方地区的混乱局面采取了隔岸观火的策略,直到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出现 。内容来自br />
前秦是由氐族人符键以长安为国都所建立的胡人政权,和同时期的北方胡人政权相比,前秦政权在宣昭帝苻坚在位期间,重用丞相王猛辅助国政,得以让前秦的国力在短时间内获得极大的提升,而随着国力的增强,苻坚一统天下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内容来自/font>
公元370年,前秦出兵灭亡前燕,之后陆续出兵灭亡北方各地的割据政权,到公元376年出兵攻灭代国为止,前秦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疆域东起朝鲜,西抵葱岭,南接川蜀,北至阴山,周边的国家纷纷遣使与前秦交好 。[985424.com]
就这样,东晋偏安一隅作壁上观的想法破灭了,因为就在前秦统一北方期间,苻坚还命人在373年攻下了东晋的梁州和益州 。虽然前秦主要军力在北方,但苻坚攻灭东晋一统天下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copyright br />前秦对北方的统一带给东晋巨大的军事压力,而一直以来只求偏居江南的东晋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而且国内的各个南北方大士族之间也矛盾重重内乱频发 。https://www.br />
此时的东晋国君是孝武帝司马曜,不愿当亡国之君的他于公元377年下诏,拜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镇守广陵,抵御前秦 。上任后的谢玄很快意识到,必须要有一支战力强劲的新军才有可能挡住前秦的攻势 。copyright br />
很快,谢玄就在江淮一带找到了他想招募的兵源——来自北方的流民,虽为流民,但这些人为了在长期的逃难迁徙中自保,基本都处于半武装的状态,而且在长期与胡人军队以及山匪盗贼的拼杀中练就了强悍的战斗力 。/font>
为了便于招募兵员和统筹安排,谢玄直接将军事治理机关从兖州的京口搬到广陵,随即开始招募徐、青、兖三州的流民为兵,因为东晋百姓称京口为北京,这支由流民组建起来的军队就被称为北府兵 。https://www.br />
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所倚仗的北府兵到底是什么军队?
文章图片
二、战果斐然 [985424.com]
以流民组建军队,自然引起了东晋朝堂内部一些人的怀疑,但很快,北府兵就用辉煌的胜利来证明了自己的强大 。copyright br />公元379年2月,苻坚派长子符丕率7万军队围困襄阳城,同年7月,为了配合符丕的西线攻势,苻坚又以彭超为都督统帅将领俱难、毛盛等十万步骑进攻东晋的东线重镇彭城、淮阴与盱眙 。copyright br />
次年二月,襄阳城失守,守将朱序被擒,西线溃败;东线的彭城虽然还在坚持,却也已是奄奄一息 。今日新鲜事br />
危机关头,东晋朝廷只能派出组建还没有多久的北府兵出战,谢玄亲率将领高衡、何谦引万余北府兵救援彭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