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战史中英帕尔笑柄:进攻印度英帕尔饿死过半【图】( 二 )
下面来谈谈这个作战计划 https://www./font>
在日本大本营的作战序号中 , 英帕尔战役被命名为“乌”号作战 。积极主张发动这次战役的牟田口廉也中将 , 是日本陆军中著名的少壮派将领 。侵缅初期 , 此人任日第18师团师团长 , 后因作战有功 , 接替饭田祥二郎中将升任日第15军军司令官 。接任以来 , 他极力主张进攻英帕尔 , 占领东印度的阿萨姆地区 , 认为用大约3个师团的兵力以及足够3个星期食用的粮食轻装奇袭 , 可在短期内攻占英帕尔 。日军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和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考虑到后勤方面的问题 , 起初不大同意这一冒险计划 , 但是 , 他们架不住年田口及其手下一批悍将的苦劝 , 答应由南方军总司令部积极向东京大本营报请批准 。牟田口司令官一有机会就积极主张他的进攻作战思想 。他的这种积极主张引起了缅甸方面军司令部和南方军司令部的关心 , 并引起了大本营的注意 。于是又唤起了进攻印度东部的潜在的心愿 。1943年底 , 寺内大将派其副总参谋长绫部中将赴东京 , 提出了驻缅日军实施英帕尔作战的意见 , 请大本营作出决断 。鉴于整个太平洋战局对日本愈来愈不利 , 大本营就英帕尔战役感到疑虑的以下5个问题 , 征求了绫部的意见: copyright br />1.必须慎重考虑防备英印军在孟加拉湾方面和缅甸南 https://www.br />部沿海一带的登陆作战 , 如果在实施“乌”号作战当中出现 www.br />
这种情况 , 能否采取相应的对策? https://www.br />2.由于攻占了英帕尔平原 , 结果是否还需要增加兵力? [985424.com]
是否会给防卫缅甸带来不利的后果? [985424.com]
3.我空军兵力处于极端劣势 , 对完成地面作战有无 内容来自br />妨碍? br />4.补给能否跟得上? br />5.第15军的作战设想是否坚实可靠? [985424.com]
1944年1月17日 , 绫部中将带着大本营的批准文件抵达仰光 , 并向缅甸方面军各高级将领作了传达 。至此 , “从昭和17年(1942年)夏季以来 , 多次议论过的印度进攻作战 , 大本营终于做出了决断” 。copyright br />
日军对印度的进攻为什么首先选择英帕尔呢?这是由英帕尔的战略地位决定的 。英帕尔是东印度的主要边境城市 , 位于吉大港通往阿萨姆邦的交通干线上 。该城周围是曼尼普尔山脉 , 近郊是长40英里、宽20英里的英帕尔平原 。自英军被赶出缅甸后的两年中 , 这里已建成一个巨大的基地 。总有一天 , 盟军将由此基地展开反攻 。平原上 , 遍布着大型巴沙营房(由竹子和芦苇编成的营棚)、医院、军械仓库、弹药库、工场以及军事基地所需要的各种大型设施 , 四通八达的沥青公路从基地中间穿过 。此外 , 从1942年起就开始从原始丛林中辟建一条宽阔的汽车公路 , 把英帕尔和转运军需物资的重要铁路终点站迪马普尔连接了起来 。“在英帕尔 , 一切井井有条 , 组织得相当完善 , 具有供未来反攻部队使用的基地所应具有的各种条件 。”蒙巴顿来东南亚战区上任后 , 曾视察过这里并得到了这样的印象 。摧毁敌军的反攻根据地才能完成防御任务的问题 , 至于第15军远途进攻阿萨姆邦的设想被置于题外 , 在此没有研究 。讨论的结论认为 , 为了完成缅甸中、北部的防御任务 , 有必要乘敌人反攻准备尚未完成之际 , 急袭并催毁其反攻根据地英帕尔 , 然后把防线推进到英帕尔以西印缅国境的险峻山区 。有一个前提是 , 怒江及富昆方面的局势在本战役期间需要设法保持不变 。第15军进攻阿萨姆的设想自然被搁置起来 , 但这种思想还深深潜伏在第15军司令部指挥人员的脑际 , 在其作战设想上也有了微妙的反映 。至于如何解决补给困难这个重大问题 , 却做为悬案被遗留下来 。为了完成这一战役 , 估计需要150个汽车中队、60个驮马辎重中队 , 以及强有力的野战筑路队 , 据此向方面军提出了申请 。南方军总司令官派稻田副总参谋长赴大本营 , 陈述英帕尔战役的必要性 , 同时向大本营申请酌量增强这次战役所需的部队 , 即第15、第54师团、独立混成第24旅团、及兵站各部队和增拨所需军需品(即四个师团的弹药量、汽车零件一千台份及其他) 。1944年1月17日 , 绫部中将带着大本营的批准文件抵达仰光 , 并向缅甸方面军各高级将领作了传达 。至此 , “从昭和17年(1942年)夏季以来 , 多次议论过的印度进攻作战 , 大本营终于做出了决断” 。copyright br />
推荐阅读
- 日军|华北治安战中,日军认为八路哪支部队战斗力最强
- 大阪第四师团|这支日军甲种师团,一听说打仗就病号激增,见到我军假装没看见
- 宋希濂|武汉会战最惨烈战役,宋希濂与日军血战富金山,10天伤亡9成!
- 日军|1939年,八路军命中日军指挥所,数天后全国贺电飞向杨成武司令部
- 北平|1938年北平街头的生活照片,日军占领下的沦陷区百姓生活
- 日寇|唯一一位值得尊重的日军将领,上前线指挥身亡,对手下令将其厚葬
- 嘎丽娅|17岁的嘎丽娅,上山劝日军投降却被拖入山洞,找到时只剩一块头巾
- 日军|拉加苏之战,日军18师团的一个联队在这遭到了中美两军的“羞辱”
- 张作霖|当时的张作霖对日军威慑力有多大?
- 史文恭|林冲为什么不直接挑战史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