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围魏救赵、围魏救韩,为何庞涓都中计了?都是魏惠王惹的祸
庞涓败于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大多数人应该耳熟能详,但其实最终导致庞涓兵败身死的是另一次——“围魏救韩” 。而且庞涓也称得上战国名将,他在早期带领魏军东征西讨战功卓著,但是为什么两次中了孙膑同样的计谋?
文章图片
孙膑估算好魏军的行程,选择在大梁东北方向的马陵设下埋伏 。孙膑派人刮去一棵大树的树皮,在白树干上书写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再从齐国军队中挑选万名优秀射箭手夹道埋伏,约定天黑后一见有火把亮光就万箭齐发 。果然,庞涓在夜里赶到那棵树下,看见白树干上隐约有字,便令人举火照看,还未读完,两边箭如飞蝗,一齐射下,魏军大乱,溃不成军 。庞涓自知败势无法挽回,而且还算有骨气,不愿忍受两次被俘之辱,拔剑自尽,齐军乘势大破魏军,还俘虏了魏国的太子申 。
故事讲完了,那么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计谋,庞涓两次中计呢?当然,主观上的原因肯定是战术水平上与孙膑确实有很大的差距,谁叫他不像孙膑那样当年跟着鬼谷子老师多学几年呢 。但是我还是有客观原因的,为什么魏军就那么容易着人家的道呢?
【庞涓|围魏救赵、围魏救韩,为何庞涓都中计了?都是魏惠王惹的祸】
文章图片
其实从战略上来看,这期间魏国每次在齐军出动时都疲于奔命,也是没办法的事,原因就是其战略不当,树敌太多!
看看《资治通鉴》对于战国前中期各国之间战争的记载:
周显王元年(公元前368年),齐伐魏,取观津 。赵侵齐,取长城 。
三年(前366年),魏、韩会于宅陽 。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陽 。
四年(前365年),魏伐宋 。
五年(前364年),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 。
七年(前362年),魏败韩师、赵师于浍 。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 。
十一年(前358年),秦败韩师于西山 。
十五年(前354年),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魏惠王伐赵,围邯郸 。楚王使景舍救赵 。
十六年(前353年),齐威王使田忌救赵 。
十七年(前352年),秦大良造伐魏 。诸侯围魏襄陵 。
十八年(前351年),秦卫鞅围魏固陽,降之 。
十九年(前350年),秦、魏遇于彤
二十八年(前341年),魏庞涓伐韩 。
二十九年(前340年),公孙鞅伐魏,尽取河西之地 。同年,齐、赵伐魏 。
文章图片
大家看看,自周显王元年开始约三十年间,各国之间大大小小对战、混战约18次,除了周显王元年赵国和齐国之间的一次战争和魏国没有多大关系外,其他大小战役17次魏国都是主角!就这样,魏国一年一小打几年一大打,硬生生地把自己从霸主之国打成了泯然众人,魏惠王将其爷爷魏文侯、老爹魏武侯积攒下的老底儿几乎败了个精光 。
魏国之所以这么容易中计,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国策失误,外交工作干得一塌糊涂,成了被群攻的对象,这就是我给庞涓同志找的客观原因 。正是因为魏国没有明确的战略和目标,四面争斗、四处树敌、四处出击,兵力再多都是不够的 。而且在庞涓的两次大败仗过程中,无论是周显王十六年的伐赵还是周显王二十八年的伐韩,均同时还和西边的秦国处于战争或对峙状态,所以每当齐国再一加入,庞涓率领的魏军就不得不疲于奔命了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
- 牛角梳|义采宝:多头插座、便携行李箱,本周的义乌热销产品是这些...
- 美股|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下跌,拼多多、京东等跌超2%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