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是抗倭英雄,他是怎么抗击倭寇的呢?[图]( 二 )


戚继光是抗倭英雄,他是怎么抗击倭寇的呢?[图]
文章图片
《望阙台》全诗内容为:“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诗歌开头一句,戚继光用“十年”一词总结出了自己征战岁月,从中体现了诗人常年抗击倭寇的经历 。“海色”两字表现了诗人在沿海一带驻扎,对抗倭寇来袭,保卫明朝海域安全的事情 。第一句诗歌间接地交代了诗人的地点和工作,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第二句中,诗人用“孤臣”两字展现了自己身处的状态,即孤单和孤立无援 。孤单体现在戚继光在东南沿海驻扎,远离了朝廷和家人 。孤立无援体现在诗人只身一人在东南一带抗击倭寇,当年和自己一同抗倭的将领汪道昆遭遇了朝中官员的弹劾,最终被圣上免官 。这件事情引发可戚继光的伤感之情,他以“孤”字概括了自己的心境和环境 。后两句诗句中,戚继光以“血”和“红叶”两个意象展现了自己对抗击倭寇的信心和决心 。后两句诗歌也成为了经典励志语句,深得后人传唱 。内容来自br />
除此之外,诗句“蓟门桃李应何限,岁岁不知春去来”是戚继光所写诗歌作品《行边》中的两句,也是戚继光的诗代表作品之一 。www./fon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www.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