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党争最初因政见不同而起,后来却演变成什么夺权之争?
新旧党争是北宋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 , 围绕在王安石变法新政的执行上所引发的一场党争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br />新党支持新政 , 旧党反对新政 。新政虽切中时弊 , 然朝中守旧大臣极力反对 , 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人物 , 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 , 王安石唯有引用吕惠卿、曾布、章惇及韩绛等新人 。新旧党争前后凡五十余年 , 对北宋的政治产生颇大影响 。由于新、旧两党更迭执政 , 王安石曾两度退职 , 新政时行时废 , 臣民无所适从 。www.br />
文章图片
背景 今日新鲜事/font>
神宗改革 , 拜王安石为宰相 , 开以新政 , 是为王安石变法 。新政虽切中时弊 , 但实行上颇有问题 , 遭到朝中保守党大臣极力反对 , 是为旧党 。www.br />旧党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人物 , 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 , 王安石唯有晋用吕惠卿、曾布、章惇及韩绛等新人 , 予以抗衡 。新旧党争前后持续凡五十余年 , 对北宋的政治产生颇大影响 。有时争论只是书生意气之争 , 司马光批评王安石变法的理由之一居然是南人不可当政 , 司马光曰:“闽人狡险 , 楚人轻易 , 今二相皆闽人 , 二参政皆楚人 , 必将引乡党之士 , 天下风俗 , 何由得更淳厚!”[1]由于新、旧两党更迭执政 , 王安石曾两度退职 , 新政时行时废 , 臣民无所适从 。copyright /font>
过程 www./font>
党争最初因为政见不同而起 , 后来演变成排除异己的夺权之争 ,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 , 神宗病逝 , 哲宗即位 , 司马光执政 , 几尽罢新法 , 史称元祐更化 , 在宣仁太后主导下 , 致力于恢复祖宗旧制 , 前后历时九年 , 此一时期改革派人士几乎全招贬职 。蔡确、章惇等被贬至岭南(广东一带) , 开启北宋贬官至岭南的先例 。copyright br />
文章图片
www.br />元祐元年(1086年)王安石与司马光相继病逝 , 守旧派继续掌握大权 , 党争仍无止息 , 朝廷分裂成正反两党 , 得势反对党又分成三派: [985424.com]
元祐党人-得势-反对变法朔党(朔学)-司马光、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洛党(洛学)-二程、朱光庭、贾易蜀党(蜀学)-苏轼、苏辙、吕陶、上官均 https://www./font>
元丰党人-失势-支持变法 [985424.com]
洛党朱光庭、贾易等攻击苏轼诬蔑宋仁宗不如汉文帝 , 宋神宗不如汉宣帝 , 以为是对先王不敬 。这时吕陶、上官均挺身而出为苏轼辩护 , 史称蜀洛党争(蜀洛朔党争) 。至此党争仅沦为意气之争 , 终使朝纲不振 , 政风日坏 。元祐九年(1094年) , 宣仁太后病逝 , 宋哲宗亲政 , 章惇进京出任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 , 恢复宋神宗的新法 , 史称“绍述” , 意为继承 , 曾布用为翰林学士 , 张商英进用为右正言 。[985424.com]
章惇当政期间 , 对元祐诸臣大肆报复 , 以“抵毁先帝、变易法度”的罪名 , 剥夺了司马光、吕公著的赠谥 , 绝大部分的旧党党人都被放逐 , 贬到岭南等蛮荒地区 , 又企图追废宣仁太后 , 为哲宗所止 。br />
推荐阅读
- 最初一|早早把饿了么卖给阿里,从马云套现665亿的研究生,现在还好吗?
- 状元|中国古代的无厘头状元:宋朝王嗣宗,靠摔跤被赵匡胤钦点文状元
- 张载|被范仲淹警告,被欧阳修看中,张载22字肺腑之言,成国人精神坐标
- 岳飞|历史打假第11集:宋朝GDP占全世界80%,岳飞是割据一方的军阀
- 宋朝|宋朝人有多嗜赌
- 宋太宗赵光义|宋朝故事有弑君嫌疑的宋太宗赵光义
- 宋朝|宋朝以后,为何中国人的身高开始变矮了?原因很简单
- 宋朝|宋代的尊老、养老:安济天下年老者,鳏寡孤独有抚恤,致仕有余俸
- 宋朝|清平乐:宋代公主为何权力旁落?
- 宋朝|柴氏子孙在宋朝的地位如何?其真如后世所说可以“横着走”吗?